或许有人会说了,既然影评人能被公关,那么媒体就不能被公关吗
事实上,的确是可以的,但是公关不是万能的,是,你可以把所有的媒体都公关了。
但是需要花费的人脉和金钱,却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更何况,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能被公关的。
而且公关媒体也是需要看性价比的。
事实上,戛纳电影节的那些场刊媒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格调的。
而且,分别录属各个不同的传媒集团,这些媒体被集体公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相对来说,这些场刊的评价,虽然不能决定到奖项,但是往往却也能够证明电影的质量。
而事实上欧洲电影圈很排斥好莱坞电影,然而他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在三大电影节期间,追逐最多和最为疯狂的,还是好莱坞电影。
这些世界上有些现实根本不会以个人意志或者某个小群体的想法而转移,欧洲电影说好听了是注重核心思想,说不好听了就是莫名其妙。
众所周知,好故事是电影的基础之一,但欧洲电影圈自我陶醉的好电影,有几部能讲好故事
欧洲电影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是那莫名其妙的核心思想吗
并不是,而是夸张的限制级的大尺度
当然了,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这样的电影,虽然是松本环球和米纳集团联合出品的电影,但是事实上,别看欧洲的媒体追逐的是好莱坞的电影,但是想要让他们给这些好莱坞的电影一致的好评,你是在想屁吃
而这一次,他们却纷纷为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甚至用上了伟大这样的字眼,本身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当然了,事实上,对于戛纳电影节,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能不能获奖,能不能拿到金棕榈,实际上,不管是王逸凡,还是松本环球和米纳集团。
都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重视。
实际上,为什么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会有戛纳之行
还不是为了宣传电影,最终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奖项之类的。
因为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首先是一部投资高达12亿美金的商业大制作,加上宣发成本,最终甚至可能达到2亿美刀的成本的超级猛片。
这样的电影,为了奖项
开什么玩笑
从始至终,所做的这一切努力,都有且只有一个目的,非常明确清晰的目的,那就是票房
或许这样说会让人觉得太市侩了,可是一部这么高成本的制作,如果不这么市侩,只是为了奖项,那么这样的电影有可能存在吗
资本从来都是趋利的
而实际上,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戛纳之行的目的已经基本完成了,虽然如果能拿到金棕榈自然是最好不过,但是其实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此时此刻,在媒体上狂热的反映,直接反馈到了各个影迷群落中,因为要到半个月后才公映的关系,北美影迷无疑被媒体疯狂的炒作吊足了胃口,在北美院线正式推出票务预订之后,预售数额一路飙升。
而且这段时间,戛纳电影节这边,也一直都要求增加电影的放映场次,但是结果都被拒绝了。
哪怕有许多慕名而来的观众,急切地想要观看这部被朋友安利过来的电影,但是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这边,放映,实际上,除了宣传作用,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而现在大势已成,他们自然巴不得让电影更加的稀缺,饥饿营销这种活,虽然套路很老,但是架不住效果是真的赞啊
当然了,没有什么电影能让所有人都喜欢,有喜欢的人,肯定也会有讨厌的人,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也是如此。
但是事实却是,讨厌的人,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来。
因为支持的人更多,特别是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大多数都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狂热粉丝。
在北美的社交平台上,对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的安利和吹捧他们几乎是不予余力的
而事实上,这部电影也的确当的起他们的吹捧。
对于北美的很多观众来说,他们其实是很奇怪的。
大多数时候,媒体对他们的影响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
他们对媒体这些所谓的权威机构,都反而并不是那么感冒。
但是相反,对他们有更大的影响力的反而是朋友,或者网友,同好者。
一个同好者的推荐,绝对比媒体的报道要来的更加的可信,这就是当前的情况。
戛纳电影节有两大传统,一是法兰西出品的热情奔放,宛如地中海畔的棕榈树和金沙滩上的比基尼;二是褒贬不一的特立独行,有人指责是商业炒作的噱头掩盖了艺术的光芒,有人总结为每年格调迥异的评委会成员跳跃性的审美作祟。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绝对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被看好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