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2 / 3)

贾妈妈“这首诗,是谁写的”

贾妈妈奇怪道“世子爷,这、这不是您作的诗吗”

戚连珩眉心微动,道“是我作的。我是问,是谁将这首诗写在龙潭石上的。”

他不由自主伸出手,墨迹刚刚才被冷风吹干,摸在指腹,还有浅浅的黑色,也就是说,是轩内人所作。

不可能

戚连珩实在想不出是谁,一个可疑的人物,翻跃上心头。

下一刻,便听贾妈妈道“自然是大太太写的,您不认识大太太的字吗”

戚连珩颅内轰然一声。

当真是她挥就。

仿佛意料之中,又十分意料之外。

戚连珩忽挺直了脊背,重新端详这首诗。

他自然是认得程月鸾的字,但平日里,她写的都是簪花小楷,不是这般笔迹。

一个人会写多种字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稀奇是,她从不曾在他面前显露过。

他好像,并不是那么了解跟他同床共枕三年的女人。

贾妈妈见戚连珩出神,不禁问道“世子,这首七言律诗,果真是您作给程二姑娘的”

戚连珩负手而立,唇齿稍启,拧眉反问道“这首诗,是从程月柔手里传出来的”

贾妈妈自然而然地说“现在满京城里,谁不知道这首诗是您写给程二姑娘的”

戚连珩脸色一点点阴沉下去,手指骨节隐隐泛白。

这首诗并不是写给程月柔的。

或者说,戚连珩写完之后,没有打算送给程月柔。

程家喜宴的时候,戚连珩去喝喜酒,在花园子里偶然见一弯新月,即兴而作。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脑子里仅仅只有月亮的模糊剪影,他怀念的是曾被她救下的那一刻,抓住希望的欢欣与感激。

月上心弦只是写下了记忆之中那一刻他心中的感受,并不是具体写了谁,也不是要送给谁。

他倒不知道,这首诗怎么就流落出去,还擅自有了“主人公”。

戚连珩目不转睛地盯着程月鸾的字迹,问道“她为何要将这首诗抄在龙潭石上”

贾妈妈欲言又止,犹豫之下,才说“程二姑娘说要歌颂你们的感情,大太太被逼无奈,只能说不如教世人都来观赏得好,这石头今儿便要送去护城河边,使每一个入城门的人,都亲眼瞧瞧你与程二姑娘”

戚连珩面色铁青,似连天寒水,漫无边际,他切齿吩咐道“去取我的剑来”

丫鬟婆子不敢耽搁,即刻去取剑。

戚连珩举剑,横挥而去,一声巨响,石头隆然裂开。

他又连劈几剑,不堪一击的龙潭石碰到玄铁宝剑,已有部分碎成齑粉。

石头碎落,诗不成诗。

程月柔的表情也像龙潭石的“尸首”一样,几欲裂开。

意广轩的人散了后,程月鸾悠然回到朝云院。

闹这一通,她是有些累了,回到房中打了几个哈切,莹莹泪光自眼角流溢。

乐莺挑帘子进来,便见程月鸾“哭了”,难受道“大太太,往后就要像今日这般,有委屈就要哭出来,说出来”

程月鸾愣愣看去,道“我并未哭。”

眼泪早在心里流干了,这会子哪里还有泪留给别人。

有这功夫,不如多赚些银子。

乐莺不信,她心里酸酸的,鼻音也浓了。

程月鸾温声道“好了忠心丫头,去,替我递一张帖子给柳家。”

乐莺巴不得帮程月鸾做点什么,转身就去了。

程月鸾琢磨着,彭氏今日回去之后,应该就肯松口了吧。

如程月鸾预料的一般,彭氏次日便命人将药送了过来。

过来送东西的仆妇,说彭氏不收钱,还笑着同程月鸾道“往后世子夫人有功夫,可要勤往咱们家去,咱们家别的没有,药多得是。”

程月鸾拿了药,心满意足,应道“多谢柳大夫人。”

她仔细查看那药,却发现只有一味,便问仆妇“另一味呢”

仆妇答曰“这两味药,遇到灾年都没有了,都是留着自家人用,另一味已送给五郎了,大太太直接去找五郎要便是了。”

程月鸾“”

给戚连安了

她才将让鸟在戚连安头上拉屎。

程月鸾扶额,叫来乐莺,说“送一对护膝给五郎。”

小孩子,哄一哄应该还是有些用处。

可程月鸾绣技着实差劲,乐莺只好挑她绣的精致护膝,程月鸾忙道“就从我做的护膝里挑,挑个带花纹的,显得用心。”

求人办事,到底还是要两分真诚。

乐莺辛辛苦苦从程月鸾绣好的护膝里,勉强挑出一个能看的,道“太太,真要送您绣的”

程月鸾盯着护膝上的喜鹊,讪讪道“就这个。”

她跟着养父母并不学女红,而是学了别的东西,叫她缝补衣裳、做双鞋垫什么的,倒是勉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