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浩是个记者,但他的业余爱好一直都是电影。
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特别忙,有时候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压力也是真的特别大,但他只要有空,只要有新电影,他都会买张票去电影院看一看。
一个人,谁也不带,手机全程静音,非常安静的看完一场电影。
这对于谭文浩来说是一种享受,这就是他十几年来唯一也是最大的爱好和消遣。但是同样的,因为看过太多国内外的经典电影或者是烂片,他的眼光也被历练出来了。
谭文浩对于电影是不挑剔类型的,什么类型的只要拍的好他都愿意看、愿意反复的看一遍两遍甚至更多遍。
吴诰的前两部电影谭文浩也都看过,在他看来,那时候国外电影节没有给他的前两部电影评奖也很正常,水平的确没有到那个可以角逐国际电影奖项的层次。
当然,吴诰拍的电影的确在国产电影的水准线以上,算不上是烂片。
在国内的电影节上跟国内的某些电影比较,拿奖也是理所当然的。
更多就没有了。
这一次他的新片惩恶筹拍阶段跟前两部一样,没有到电影宣传期时一点儿水花都没有,至少谭文浩是没有听到什么风声的。
电影进入了宣传期,资深影迷谭文浩才知道原来吴诰的新片叫惩恶,就要上映了。
然后再一眨眼,就到了首映礼前夕。
说实话预告片看起来的确不错,尤其是一分多钟的预告片结尾处那两个女孩的特写镜头,小女孩儿笑颜做了虚影与大女孩儿的笑容重叠,两个人同样在笑,但笑容的差别实在太大,眼神中表达出的情绪更是天差地别。
尤其是在屏幕黑下来之前,大女孩儿的眼角滑落的一滴泪,好像直接落在了观看的人的心上,让谭文浩觉得震撼。
光看预告片里主演的演技,谭文浩可以说这两个女演员没有给吴诰的名声拖后腿。
但十几年来在电影这方面经历丰富的谭文浩并没有因为预告片优秀就直接盖棺定论觉得电影一定很优秀了尤其是国产片,一分钟预告片就是两个小时的电影最精彩的部分这种情况实在太多了。
尤其是临近首映礼。
明明之前的电影宣传都还是挺“润物细无声”的那种,突然一下子就变得声势浩大,铺天盖地。
别人什么感觉谭文浩不知道,反正他自己就是这种感觉。
比吴诰前两部电影的宣传势头要猛太多了。
作为社会新闻记者,谭文浩这两天工作的时候都能听到路人或者是同事说起这个,不过他不关注什么娱乐圈的明星也不关心演员,作为资深业余影迷,他只关注电影导演们。
原本知道是吴诰的新片、看了惩恶预告片,他就已经打算好了等电影上映会抽空买票去影院看的。
但现在这个趋势让他突然莫名地有了一点冲动要在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
于是他拜托了自己跑娱乐新闻的好友,弄到了一张首映礼的票。
作为只关注影片内容和质量的人,不管是近距离看到了吴诰还是看到了电影主演们,谭文浩都没什么感觉,只希望进程加再加快,正片快点开始播放。
幸好吴诰的人跟他的电影风格一样,不爱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主持人在台上没说太久就宣布正片开始了。
然后三百人的场内灯光熄灭,谭文浩忍不住坐直了身体,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的大屏幕。
电影的开头是一个在谭文浩这个社会新闻记者眼中最常见不过的画面。
空气中还带着潮湿气息的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小县城初中的大门口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学生们三三两两踏进校园。
有的学生在默默背书,有的则是在跟旁边的同学说笑,学生们旁边也有任课老师们在往办公楼走。
镜头不紧不慢地跟随着其中一个老师从校门口高高的台阶移动到整齐的教学楼。
校门口的学生们踏进校园,而教学楼这一片还不见什么人影。
谭文浩甚至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伴随着不远处学生们的说笑声和脚步声,让人的神经不自觉地放松下来。
就在此时,一直在移动的镜头猛地定格在它跟随的那个老师身上,诡谲的音乐声猛然响起的瞬间,镜头拉近再拉近,梳着七分头戴着眼镜的老师仰头看向一栋教学楼,瞳孔猛然放大。
他抬手指向前方,短促而又惊恐地叫了一声“那是什么”
镜头再次移动起来,刷一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移过去。
只见那栋六层的教学楼楼顶垂落下来一张条幅,白底红字,写着两个大字
惩恶
字幕这时候才缓缓出现在大屏幕上,左上方是3d效果的电影名字惩恶两个字,右上方是导演吴诰,紧接着是领衔主演名单等等。
谭文浩并没有注意那些文字,他甚至觉得它们出现的有点多余,影响他看电影。
他专注地看着接下来伴随着学校的教职工爬上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