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 111 章(1 / 4)

这人看着年纪并不大,但听话音还有表情都一副钻了牛角尖的模样

辛余墨想了想,坐在他旁边的台阶上“你是咱们剧组的工作人员吧”

“就是个打杂的”他低着头,瓮声瓮气地说道。

“那你知道道具组的张老师吗就是负责全剧组的所有首饰的那一位。”

“知道。怎么了”男人含糊不清的问着。

他的情绪似乎平复了很多,两句话答下来,声音里的那股愤世妒俗的狠劲没有了。

辛余墨心里悄悄地松了一口气“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张老师家里的事情”

“没有。我知道他是很厉害的道具师,很多大制作大导演的团队如果要拍摄古装类型的电影都会请他坐镇道具组。他虽然年纪很大了,但是进一次组赚的比剧组里很多配角还要多。”

辛余墨点点头“对,张老师这次来平戎策剧组就是张导亲自去请的,他的酬劳也的确比我这个没多少集戏份的配角多很多。”

“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并排坐着的男人转过头来,疑惑地看着辛余墨,之前的阴郁和愤恨都不见了。

“张老师老家是贵州那边的一座大山里面的,那个年代不讲究计划生育。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已经很多,他出生的时候差点被扔进山里去。”

男人睁大了眼睛。

“后来因为是个男孩儿,张老师的奶奶不答应才没扔。但是张家奶奶在他两岁的时候就过世了,张家穷得连红薯都不敢放开了吃的,更不要提上学,想都不要想的。”

那实在是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苦日子。

男人听得愣住了,渐渐瞪大了眼睛。

“张老师刚刚会走就要帮着家里干活,大一点就要下地,锄草播种收粮食后来还要放牛、给家里打猪草。”

辛余墨刚刚到剧组的时候,这里的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很新鲜的,她帮了道具组那边的忙,他们的工作人员就都挺喜欢她,偶尔闲暇或者是吃饭的时候会跟她随口聊聊天什么的。

当她从张老师的小助手那里听到这些经历的时候,那种震惊得说不出话来的感受。

男人忍不住问道“那他老人家就没

有读过书”

辛余墨干脆地摇了摇头“没有。他没有上过一天学,那个年代上小学只需要交几毛钱的学费,可是张家就是交不起,不光是他,他们家就他大哥上到了五年级,其他兄弟姐妹全都没有上过学。”

“那他是怎么”

变成现在的样子

可以说是这一行里的领头人物了吧

“张老师从小就能静得下心来,做什么都能做到专心致志。据说小时候锄草他都是家里锄得最干净的那一个。十八岁的时候,身份证办下来,他就说要出去闯荡。张家孩子多,倒不在乎少不少一个劳动力,不过他要出远门,那是一分钱的路费都没有的。”

男人张大了嘴巴,一副傻愣愣的样子。

辛余墨刚刚听到的时候也觉得难以想象。

她出生在末世以后,基地里大多时候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她们家更情况特殊,基本上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有基地上头发放,连以物易物都不需要。

来到这个世界以后,就算是刚来的时候那个小山村里,石家老太婆也是直接拿出了三万块来给儿子“买媳妇的”。

出了那个山村就更不用说了,她去过的城市、接触过的人就好像没有一个是缺钱的。

她很难想象几毛钱都拿不出来的家庭是怎么生活的。

“但张老师还是出去了,就靠着双腿走出大山,遇到可以搭便车的就搭便车,没有车的地方就靠走路,边走边问路。他到了苏州以后也不是一开始就认识了他老人家的师父的,刚开始在饭店里做临时工,包吃住,没有工钱。”

“”

“张老师一边给饭店干活,空闲时间就拿着饭店里不要的报纸自己自学,不会的找机会问别人,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脱盲了。识字以后可以找的工作就更多了。”

“王助手说,张老师干活从不偷奸耍滑,往往都是老板要五分他能做到十分,而且嘴巴也很紧,不管听到什么从不往外说,谁也没从他嘴里听到过别人一句不好的话。一直到现在他老人家都还是这样的。”

“脱盲以后,他能获取的知识就多啦,可以选择的工作也多起来,没多久就认识了张老师的师父,不过刚开始他也不是徒弟,就是

去给人家打杂的。”

辛余墨说完这句话看了旁边的人一眼他刚刚也说自己是打杂的。

“不过因为他干活踏实,人也勤奋好学,沉得住气。干得时间长了,张老师的师父就收下了他这个弟子。他在王家做了足足十年弟子才出师的。”

“然后就成为现在咱们谁见了都要客气恭敬的张老师啦”

男人说不出话来。

辛余墨就随口又举了几个例子别说,这几个月她在剧组里不是白待的,虽然戏份不多,但她跟剧组里的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