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那姑娘新做的。”那人也不着急吃,经常坐车也知道售票员是枣花酥的粉丝,就干脆的回了一句,听着糯米上的声儿渐渐下去才咬了第一口。
只是没想到这一口下去,他完全惊呆了,直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一早上过去,枣花酥卖掉了十几个,竹筒饭则是卖了个干干净净,本来就做得不太多,今儿又是头一天,畅销也是正常的。把所有扒下来的竹筒全部都放在一起装进麻袋,林静又把丢在地上的竹签捡起来收到带来的垃圾桶里面,才和张美兰回了家。
吃了午饭,林静好把枣泥馅炒好,张美兰留在家里洗衣服和面,她则背上那装竹筒的麻袋又去了一趟篾竹店,早先她就问过,这竹筒劈开后也是可以回收的,只不过价格比买的时候要低。
三十个竹筒,回收价格是一毛钱,林静好又添了一毛五分钱,换了五十个完好的竹筒,拎着回了家。
按照折价后的竹筒,林静好回去细算了一番,竹筒饭的成本算下来还不到四分钱,因为牛皮纸袋子不能回收,所以竹筒饭比枣花酥的成本还便宜了一分多。
她干脆和张美兰分工明确,张美兰暂时负责枣花酥,林静好只帮她炒个枣泥儿馅,至于林静好,竹筒饭现在是她的主要任务。
为了达到最完美的口感,红豆和豌豆还有糯米,林静好都会事先泡一下,大概时间都要五个小时以上,之后在上锅蒸的话,糯米的口感会变的软而劲道,红豆和豌豆会变得很面,反而和糯米更融合,也不会吃着没劲儿。
也是因为这样,下午在做一锅出来那是肯定不可能的,所以她干脆就先把材料泡起来,之后和张美兰多包了不少枣花酥,下午主要还是卖枣花酥。
因为竹筒饭,枣花酥的生意不如从前,晚上回来,还剩了三十来个,林静好和张美兰把它们在笼屉里面装好,又裹了干净的麻袋,才放到外面的窗台上,还好现在天冷,放上一夜也是坏不了的。
吃过晚饭,林静好把甜口的材料和咸口的材料分别搅和在一起兑上水,又叫张美兰今儿不包了,来和她一块往竹筒里头抹油。等抹完了油,材料的味道刚好互相融合在一起。
两个人一起干活就快了许多,五十个全部装完,林静好数了数,二十个甜口,三十个咸口,刚刚好,都整整齐齐的码放在蒸馒头的笼屉里面,放在煤气上,林静好没有开火,和张美兰直接歇下了。
第二天早上张美兰和林静一块儿起来,林静好照顾火候蒸竹筒饭,张美兰则又包了十几个枣花酥,和昨儿的摆放到一起,两个人收拾妥当,就推着三轮车出了摊。
平日里头林静好来的时候,因为天冷了,这公交站上几乎没有人,也就远处王大爷亮着一站小灯。
结果今儿不同往日,她们娘俩推着车往摊位跟前走的时候,就瞧见那位置上早早就站了一个人,人高马大的,站在不见亮的夜幕里一动不动,吓了她们一跳。
“杨,杨大哥”林静好走近,细瞧了瞧,才试探性了问了一下。
有没有这么邪乎的
原本只是在工厂工人中爆火的枣花酥,一下子在县城的小范围内都传开了名声,来买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
不到三个月,欠张宁刚的二百块钱就已经还清,还攒下了六十块钱。
并没有因为畅销,林静好就没日没夜的做,还是按照之前的比例,差不多是一天一百个左右,这是最多,也都能卖完,等到实在是收摊太早的时候,林静好才会在第二日多做几个。
倒不是她刻意控制,只是第一,她实在是有心无力,多做几个不难,但是时间消耗太大,她和张美兰太累。第二,物以稀为贵,做得少并没有影响她的生意,反而让她的生意更好了起来。
“静好姐,你教教我怎么做呗。”赵大娘的闺女王二荟站在林静好的旁边,一双小眼睛眯成一条缝儿,嘴角扬的老高,讨好之意尽显。
这已经是王二荟第三天缠着林静好了,每天晚上林静好在厨房里面炒枣泥,她就会第一时间冒出来,跟前跟后,无非就是一句话,让林静好教她做枣花酥。
她比林静好小一岁,去年开始就不上学了,赵大娘家里条件还不错,是王二荟自己不想上学的,整日就在窝在家里,现在厂子都不缺人,她自己也不愿意出去找,就在家里头闲吃米。
平时,王二荟鲜少会帮赵大娘搭把手,每次吴艳芬看见赵大娘的时候少不了要问上几句,开始的时候林静好还没瞧出啥来,后来才知道,赵大娘总是在背后说她和张美兰的闲话,吴艳芬不道破,却也咽不下那口气,自然是人家不愿意讲什么就问什么,也是为了赌一口气。
也因为这样,总是窝在厨房的林静好掌握了不少王二荟的黑历史。
好吃懒做首当其冲,没恒心没毅力,心眼还不少。
不管是学什么,自然都有师徒这么一说,林静好学西点的时候也是有师父的,后面也收过几个徒弟,想和她学手艺的人不少,即便收,也是挑着收的。
像王二荟这样的,她自然不会要,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