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两朝鼎元(2 / 4)

一声,揽住他的肩“没事没事,还能再见说明缘分未尽,你找个时间好好跟他道个歉,诚恳点。”

“我知道。”

韩悯忽然想起什么“不对啊,你十年前就来了齐国,琢石去年科考,他也来了几年了,你就没找过他”

谢岩哽住,最后道“找过的。”

“你怎么找的”

“我同他一起参加了去年的科考。”

这找人的方式还挺特别,韩悯怀疑地上下打量他。

“去年的科考,你又在齐国考了一遍”

“是,我本无意功名,不过是再陪他走一遭。”

“那你进了殿试”

谢岩点头“进了。”

韩悯惊叹。

他回想了一下,去年的科举,也就是与楚钰同届的科举。

去年科举,只有榜眼与探花,没有状元。

殿试的三位举子,有一位没有进宫。连紫宸殿都未入,遑论殿试。

所以去年的状元是空缺的。

这也就让所有人以为,没来的那位举子当是状元。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齐国讨论甚广。

或说是因为下派的官员礼数不周,把那位狂傲的状元得罪了;或说是那位状元原本就是来玩玩儿,玩过了就走了。

还有人说,这位状元其实就是近十年前,在宋国中过一次状元的谢鼎元。

不过因为齐国朝堂比宋国还要差,他连殿试都没去就走了。

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前半句竟是对的。

十六岁就中了宋国状元的谢岩。十年之后,又参加了一次齐国科举。

两朝鼎元,谢岩谢山石。

韩悯又问“你怎么没有去殿试”

谢岩答道“老皇帝一早就知道我是谁,觉得非你齐人、其心不善,暗中支使人把我扣住,不准我上殿。”

“这也太过分了。”韩悯一惊,而后忽然想起,“可楚钰也是宋国人”

他倒不是怀疑谢岩这话。

如果先皇不喜宋人,可他又亲口点了楚钰为探花,十分可疑。

谢岩淡淡道“楚家家财万贯,老皇帝是看中他们家的钱了。他中探花之后,楚家就把家里产业尽数转移到了齐国。”

韩悯了然“原来如此。”

谢岩轻笑“可惜老皇帝还没来得及好好地笼络他,就先驾崩了。他自己也不傻,知道老皇帝气数已尽,投到今上那边。原是我多虑了。”

“可是这对你不太公平了,要不你过两年再考一次要不我跟圣上说一声”

谢岩不欲再说,站起身来摆了摆手“回去罢。”

他刚要走,韩悯就拉住了他的衣袖。

“你看。”

他指了指方才谢岩靠着的那面墙。

那面墙上都是文人的题字,谢岩靠的那处,正巧是去年科考之后,探花郎楚钰的题诗。

一江潮涌平如镜,两处星移各自明。

韩悯的手指在“两处星移”上点了点“你看,他还是惦记着你的。”

谢岩自嘲地笑了笑“不是惦记,是记恨和较劲。”

两人回到临窗的位置边。

那时葛先生正一手举着酒杯,一手揽着楚钰安慰他。

“他那时候年轻嘛,不过现在也挺惹人烦的,别生气”

见谢岩来了,就没说下去。

知道楚钰与谢岩有故,但是楚钰气恼他,其余三人也没有急着说和,反倒把他们隔开了。

后半段轻松一些,杯盘狼藉主要是葛先生的战绩。

他将酒壶里最后一滴酒水倒出来,滴答一声。

“都吃好了吗吃好了就散了吧”

仍旧要把楚谢二人隔开,葛先生便道“小谢喝了点酒吧不太方便,小韩你送他回去。这个小温腿脚也不太方便,小楚你送他。”

楚钰应了,抬手招来一个小伙计,俯身就把自己的新朋友温言抱起来,头也不回地走了。

小伙计推着木轮椅跟上。

韩悯坐在原位,转头看了看谢岩“阿岩,你后悔了吗”

谢岩无奈地瞥了他一眼“你”

韩悯悠悠道“如果你没骗他,这会儿在他怀里的,就是你了。你当时考上状元都要拿到的卖身契,现在又在哪里呢”

直觉不妙,谢岩威胁道“你要敢写我和他的话本,我就敢写皇帝发现了你的话本,然后把你抓进宫去,苦短的话本。”

韩悯一激灵,连连摆手“不敢不敢。”

谢岩提起他的衣领“走,送我回去。”

“我看你也没喝醉啊。”

话音刚落,谢岩就把手搭在他的肩上,靠着他“现在醉了。”

韩悯要将谢岩送回建国寺。

走出醉仙居,葛先生一开始跟着韩悯他们,才走出一条街,就说“我先走了。”

韩悯问“先生要去哪里”

“再吃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