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耳根通红(1 / 5)

季恒前些年才来永安城, 自然不认得韩悯。

听小厮说来,不过是一个被抄家下狱的公子哥儿,也就不怎么把他放在眼里。

韩悯只瞧了他一眼, 却低头问温言“那卖扇子的老人家后来怎么样了”

温言道“我”

季恒朗声打断他的话“温公子善心,自然是”

韩悯拍了拍温言的肩,转过头, 正色道“季公子,季家没有家教,李家也没有教你么”

季恒道“你也知道李家, 我舅舅”

“信王爷”

“正是。”

“你喊信王爷舅舅, 既然要比,你知不知道我喊他什么”韩悯笑了笑, “我随圣上与五王爷,喊他小叔叔,这样算来,好像是父辈比母辈近一些。再者,你也不姓李, 又不是他儿子、我弟弟,这有什么好拿出来说的”

季恒被他呛得一噎, 随即道“你放屁, 我舅舅哪有你这样一个侄儿”

“有或没有, 待小叔叔从明山陵寝回来, 季公子去问问便是了。或许季公子等不及,直接去问问圣上或五王爷。”

季恒面色铁青,牙齿咬得咯咯地响。

他做的那些事情, 信王李恕根本不知道, 他怎么可能去问

要去问皇帝和王爷, 那就更不可能了。

韩悯一副才发现自己说错了话的模样,掩着嘴,惊呼道“哟,想来是季公子混沌度日,不似温辨章温大人一般,有数年从龙之功,在朝中做官;也不似楚琢石楚探花郎一般,中过科举。因此也没有面见圣上与五王爷的机会。”

他拍拍脑袋“瞧我这记性,温楚两位大人原本就是人中龙凤,季公子怎么能跟他们相比同聪明的朋友们在一块儿待久了,倒显得我愈发愚笨了。”

韩悯又舒了口气,笑着道“不过,所幸我的厉害朋友们都不嫌弃我,能跟着他们混混日子,也挺不错的。”

他句句话贬低季恒,维护温言,说得又快,季恒就连跟也跟不上,哪里又能挑出他的错处来。

实在是说不出话,气得一句话也不说,就钻回船舱去了。

楚钰看着他回去,一下子就乐了,掐着韩悯的脸“韩悯这张嘴啊,我今日算是第二回见识了。”

温言亦是失笑摇头,道“恭王逼宫那日我没去,今日也算是开了眼了。”

韩悯抱着手,得意地挑挑眉“也是不一样的。”

对恭王和他的一群文人,要有理有据,一条一款都列出来,才能把对方堵得哑口无言。

对季恒这种拿舅舅的名头作威作福的,只要搬出比他厉害的人物就足够了,不用太多力气。

韩悯心情颇好,哼着小曲儿,靠在船头,翘着一条腿看风景。

鸳鸯湖有一个湖心小洲,据说是建城时挖湖,用湖底淤泥垒成的。

百年之后,淤泥之上生出竹树,又有爱好风雅的富商出资,在湖心修葺了一座翘檐石亭,此处便成游湖的一个必来之地。

此时画舫缓缓靠近湖心小洲,水波流动,隐约送来说笑声。

待靠近些,就能看见亭子里摆着几张桌案,案上各色时鲜瓜果。

有个蓝衫公子看见他们,站起来朝他们挥手“来者可是楚琢石楚大人”

楚钰应了一声“正是。”他拉起韩悯的手“走,过去看看。”

不过是文人之间的雅集,韩悯有两年没有回永安城,城中的公子哥儿们,仿佛都换了一拨。

从前都是他与傅让、卫归他们在一块玩儿,如今各自有各自的事情要做,也就凑不到一块儿去了。

他跟着楚钰行了礼,就找了个位置坐下。捧起案上酒杯,闻了闻杯中略显绯红的桃花酒。

温言按住他的手“不准喝,你喝了看不清楚路,把我推进水里怎么办”

韩悯凑过去抿了一口,随后放下酒杯“好了,就尝一口。挺好喝的,你要不要尝一口”

温言偏过头“不要,喝酒误事。”

韩悯便撑着头,颇有兴味地看着公子们说话取乐。

而后一艘熟悉的画舫靠近,季恒摇着折扇,走进石亭。

楚钰端着碟青杏,从人群中走到韩悯与温言那边,在他二人中间坐下,提醒他们一句“季恒来了。”

韩悯随手拿了一颗青杏,咬了一口,然后倒吸一口凉气。

“好酸。”

那季恒摇晃着折扇,同众人打了招呼,道“听闻诸位在此雅集,不请自来,见谅见谅。”

他在永安城中的风评不是太好,但是碍于他的身份,众人还是朝他拱手问好。

季恒朝身后的小厮招招手“正巧前几日得了一幅谢鼎元十年前的题字,给诸位雅士助兴。”

那小厮手里果然抱着一个锦盒。

谢鼎元的名头在大齐也不是虚的,他这话一出,旁的人也都忘记了季恒究竟是怎样的人,低声议论起谢鼎元来。

不过却听季恒悠悠道“将题字给诸位一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