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看起来简直就是荒谬。
可再认真借鉴多部华国杂记趣闻,却又发现作者安排的那种历史还原却经得起推敲。
而后是心理学的人怀着好玩的心态去研究里面那些宫妃大臣的心理,却发现真特么丝丝入扣
这就比较吓人了,都有人怀疑写这本的人是不是真的亲眼见过那些人那些事,又有军事爱好者因为这本茶余饭后用以消遣的爱上了华国的兵法典籍,感慨华国果然不愧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文明国度,于兵法上却是比那只知道蛮干肉搏的战争高明无数倍。
一本带动一股风潮,而这股风潮波及的范围以及人群之大之广,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祁云翻译完了时间旅人之后,第一卷到最后一卷,时间相隔半年左右,而因为华国在国外的机构跟当地图书馆沟通又花费了一些时间,正式上架是在今年十月份里面。
一直到西方圣诞节过后,长久没多大动静就默默呆在外国图书馆里的时间旅人突然销量陡然跳了个高度,而且之后持续上升,不断打破红线。
那两个同意了华国书籍进入的西方国家几个图书馆迅速打电话请求加印书籍,华方负责人得到消息回馈后,看着属下递上来的数据图,忍不住露出个大大的笑容,眼神里的骄傲自豪毫不遮掩。
他们华国也有文学作品能够引起这群外国佬的疯狂
祁云这边暂时没有得到消息,家里安了电话,祁云在给江画眉打过电话之后,又给水月村小学校长办公室
打了电话。
邱北接到祁云的电话还挺意外的,原本这会儿学校已经放假了,不过按照惯例,他们学校的老师依旧要在假期进行半个月的训练学习。
因为他们这里既有公社上头的专项拨款,又有祁云晏起广懋他们这些已经离开的大佬们每年定期捐款,所以水月村小学可以说是富裕得很,这些留下来训练的老师直接双倍工资,没有人不乐意的。
既拿了工资又精进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哪怕以后要想转到别的小学去教书也更有资本。
当然,最后这一条也就是想想,像是他们被招进来教小学的,一般除非自己努力学习往上面考了,要不然不可能被安排去教初中高中,毕竟教小学的去教中学,怎么说都有点水。
但是同范围内的小学,却又实在找不到比水月村小学孩子更优秀待遇更好的了,所以才说最后那一条只是想想,没人真的认真去考虑。
“咱们村现在都有不少人开始做生意了,卖点小孩儿的东西,或者把家里的房间租出去,还有卖一日三餐的饭馆子,我爷在家里摆起了竹篓篮筐,来买的人还挺多的。”
两人随便聊了下学校的事儿,邱北就声音带笑的说起了村里的变化。
今年五月里平同志可是直接站出来表扬了去年单独签字搞土地耕作的那十几户人家,这就算是一个再明确不过的风向标了。
如今公社也不管下面怎么搞的,一心一意就等上头文件啥时候发下来。
水月村小学是作为茳那市一处小学教育模式实验点被关注着的,水月村的变化从马路到来往人员,这些都是默许的没人能想法子阻止的。
所以如今水月村说是一个村,却更像镇,因为水月村从周一到周五上学日里都挺热闹的,而李家镇街上却依旧是三天才逢一次集。
“村里热闹起来挺好的,师傅在家也能有事儿做了,老村长他们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李家二叔把水库给承包了,说是养鱼,老村长没事儿就约几个老朋友去钓钓鱼,今年年尾水库那里还能给大家分红,也算是给大家伙创收了。”
李晓冬被王大梅忽悠着看了两年的书,最后考了个中专,也算不错,
不过因为他要去上学,所以村里大队长的名头就落到了俞七哥头上。
俞家也是村里的大姓,再加上俞老七为人不错,老村长跟李晓冬主动帮衬着,这个大队长的位置坐得也安稳。
村里赵家因为当初赵春来的事儿被村里人很是嫌弃唾骂过一阵子,后来风头稍稍过去了,赵家人又背后搞起了黑市那一套,去年开始又干起了“倒爷”的买卖,日子倒是过得红红火火的,在村里看人都是用鼻孔瞅。
邱北说起赵家人也没什么鄙视之类的语气,就是很平淡的在说起王小海跟周代涛做生意的时候顺嘴一提。
当初王小海跟周代涛生意失败以后没能拿钱回家不说,还欠了一大笔债,两人回家之后老老实实干了一阵活儿,私底下也在跟着走、私、货,家里让他们俩娶媳妇都舍不得钱,就想着努力把债给还了。
虽然杜山一开始就把债务全给一人独揽了,可王小海他们也不是那狼心狗肺的,一心一意找门路挣钱,每个月两人一碰头就几百几百的往杜山那边寄过去。
之后杜山又站了起来,自然也不会忘了兄弟,原本是要接周代涛王小海再出去一起管理厂子的,不过经过上一回之后王小海两人也醒过身来,发现自己关键时刻根本就帮不了老大,所以两人坚决不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