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这该死的世道(2 / 4)

雷洪也在冷笑。

“还敢顶嘴”

小吏一脚就把雷洪踹了进去。

牢门关上。

“特娘的,好多跳蚤”

两个倒霉蛋傻眼了。

“虱子也不少,这怎么睡”

雷洪哭丧着脸,“国公令我二人来打前站,就你冲动,这下可好,进来了。”

小吏回去复命。

“明府,那二人已经关押。”

刘冬青点头,“回头处置。”

“刘明府。”

王舍来了,阴着脸道“那两个外乡人务必要严惩。”

这话带着颐指气使的味道,关键是刘冬青觉得自己变成了王氏的下属,他不悦的道“此事老夫会处置。”

王舍抬眸看着他,“老夫的族侄死了。”

刘冬青眸色微冷,“有规矩在。”

王舍突然笑了,“那是隐户,什么规矩隐户就是我家的牲畜,规矩何时能管到我等大族的头上了刘明府的规矩还是大唐的规矩”

刘冬青面色铁青,王舍起身,“老夫还得去崔氏一趟。”

清河崔的大本营就在这里。

刘冬青的腰背一软,“回头老夫会严加处置。”

他得罪不起崔氏崔氏一旦发动关系网,他这个小小的县令转瞬就会成为炮灰。

贱狗奴,不打不听话

王舍咄咄逼人的道“赵氏要交给王氏处置。”

刘冬青默然点头。

王舍出门时,刘冬青说道“那两个外乡人拳脚了得,若是他们把此事咬住不放,王氏会有麻烦。”

他也会有麻烦。

王舍傲然道“在清河我等就是天,告诉那两个外乡人,这是清河崔的事。聪明的自然会噤声,不聪明的我家自有主张。”

刘冬青木然看着虚空,良久叹息,“一身所学为何”

城外,数十骑正在验证身份。

“哪来的”

守门的军士也很是傲气。

就如同有人说的,给清河崔看大门,回头家中的孩子都能沾些贵气。

负责交涉的侍卫说道“长安来的。”

军士伸手,“过所。”

过所就是出行的凭证。

侍卫摸出了一份文书。

军士面色大变,“敢问”

侍卫淡淡的道“赵国公来贝州办事。”

军士抬眸,就见贾平安和一个少年站在后面,冲着县城城头指指点点的。

“这里便是清河县,所谓清河崔就发源于此,隔壁是博陵,博陵崔。加上赵郡李氏,范阳卢氏,河北道堪称是士族的老窝。”

“舅舅,那咱们此行就是来捅马蜂窝的。”

“是啊”

贾平安有些小兴奋。

“见过国公。”

守门的军士肃然行礼。

“辛苦。”

贾平安策马入城。

“国公,包东二人被清河县拿下了。”

百骑的人去打探了消息。

“他二人去庄上查探冯五之死的消息,正好碰到王氏的人上门,冯五的娘子赵氏竟然怀揣小刀,一刀捅死了王氏的管事。包东二人阻拦王氏豪奴弄死赵氏,随即去县廨报案,却被关了进去。”

“住所可找到了”

贾平安不着急去弄这事儿。

“寻到了。”

清河崔名气太大,以至于这一代的家主崔景平日没事儿不出门。

在家的日子也颇为逍遥,读书,没事在庄子里转悠。只要他愿意,清河,乃至于河北道都能随时去。

过所这个东西限制的是普通百姓出行,到了崔景这等地位,他说下午去博陵走走,最多半个时辰过所就办好了。

身份到了一定地步,普通人的烦恼他们压根无法理解。

“阿郎。”

崔景正在家中的林子里散步,手中握着一卷书,却是魏晋时的诗集。

魏晋名士好空谈,诗中都带着些出尘之意。

“何事”

崔景回身,眸色平和。

仆役说道“半个时辰前,贾平安来了清河县。”

崔景淡淡的道“这位士族大敌来清河作甚罢了,想来你也不知。”

仆役低头。

“大兄”

外面来了一人,崔景笑道“五郎为何从长安回来了”

来人正是崔晨。

他面色微冷,“老夫是跟着贾平安到了清河,大兄可知此子来此何意竟是为了王氏打死隐户之事”

崔景微微眯眼,“为一个隐户之死不至于。那隐户为何而死”

崔晨说道“那冯五鼓噪移民安西,被王氏打死。”

崔景把书缓缓合上,沉吟良久。

崔晨这一路赶得急,此刻又饿又渴,“去给老夫弄茶水来,再弄一张胡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