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第九章(2 / 4)

,抱着东西继续前行。离得尚不算远,正好听到郭佳问曾大人“曾大哥,你说的徐烟可是原来那天然居的老板说起来,我还曾见过她呢”

后面的话,季颜就没再听了。回到家里,将纸放到徐秋平时收放的地方,便开始考虑搬家的事情。

搬家并不是今天刚有的想法,而是在了解了科举制度之后就有的。

考个秀才,就要从县里到府里,运气好,花个一年的时间,也就考完了。后面再到省里考举人。举人之后要再考,还得去京里。今年若是考不过,那还得再拖一年这一年里,来来回回的跑,实在麻烦。

再者,徐秋考上童生,其实就不怎么适合再继续留在村子里读书了。徐源的水平摆在那里,他自己也在替徐秋另择名声。这附近的学子,大多都会到镇上的青山书院。院长曾是进士,他自己的儿子如今也是进士。这样成绩,在这附近,便是金字招牌。徐源以前便在青山书院读书,所以,他最初给的建议,便是让徐秋进青山书院。

但这一次去了府里,他却又认识了另一个书院的人。

晨光书院,乃是他们这一个省,乃至全国都出了名的书院。据说这个书院的院长,曾是帝师。

帝师跟进士的差别,哪怕季颜真是个无知村妇,也明白其中的差距。只是,能不能进入这个书院,却要看本事。

徐源说,徐秋乃是他见过的人中最聪明的人。以前他们乃井底之蛙,并不知道有这样一所了不起的书院存在也就算了。既然知道了,那还是让徐秋去搏上一搏。

当然,前提是,徐秋考上秀才。

晨光学院的要求极为严苛,只是报名,就需得有秀才的功名。能不能进,还得考试。考不过的,哪怕是皇子,学院也是不收的。也因此,能进这学院乃是学子之荣。

也因此,进这学院的学子,不讲贫富,不讲身份,只讲学识。

但是,它也是看品德的。所以,据说,每一年虽然总会收进不少学生,可每年被陆陆续续退学的也不在少数。或是品德有问题,或是进了学院之后,便不思学习其中细节,却只有学院内部的人知道。外面的人听得再多,也不过是八卦。

但有一点可以确信,前面好几届春闺,前三甲都是晨光书学的。

有这样的地方,季颜自然想将徐秋送进去。

但以徐秋现在的学识,只跟着徐源在村子里读书是远远不够的。幸好这一次徐源碰到了他以前的朋友,那人到已是举人,见到徐秋,很是喜爱。便对他指导一二,虽然只一两天时间,徐秋亦觉受益匪浅。

他们现在搬过去,一来可以让徐秋就近讨教,二来,参加院试也方便,三来,晨光学院离得也近,万一有什么消息,可以更快得到。一举多得,又全是益处。

“可是母亲,我们的钱够么”徐秋听了季颜的打算,皱着眉头开始算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季颜也从来没想过要把他养成不知俗务的书呆子。所以,面对这样的事,徐秋很自然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花费问题。他一直都记得,他们不是什么富人。

“够的。”季颜道“我准备买个小一些的院子,又不准备做什么营生,所以偏僻些也不甚要紧。到时再买些田地,等地里有了出息,花销也就不会太多。再一个,你有了秀才功名,也有粟米可领”

徐秋瞬时觉得肩上压力重重的“母亲放心,孩儿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尽力就可。之前的前还剩下许多,我平日绣花也能贴补家用。并没你想的那么艰难。”

徐秋自是不信的。

村子里因为只是私塾,所以花费有限。而且其他人跟他不同,他买的书是其他人的许多倍,练习用的笔墨纸砚,更是旁人的不知多少倍他一个人的花销,比其他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多。所以,他相比时并不拿那些同学比。他只拿隔壁徐汇叔作比,徐汇叔一个人读书,拖累的一大家子日子都不好过而他家,就只有母亲一个人辛苦。

母亲在他面前表现的寻常,不过是为了让他安心罢了。

季颜还真不知道徐秋会这样想,却也没太深究,小孩子懂事些,总是好的。

“这件事你跟源先生说一下,看看他的意见如何。”到底是徐秋的夫子,而且对于府城,徐源比他们更加了解。

徐源自然没有任何意见,只问他们钱可够。他到是知道季颜上次发了笔财,具体多少他不知道,但她眉头不皱的不买了两个下人,买了牛车,他却是看到的。

得了徐源的意见,季颜便直接让童城去了府城。房子不必太大,院子可有可没有。因为她本没准备住太久。最要紧的是,要能立刻入住,价钱公道就行。

季颜直接给了他银票,让他带着去办事。童雨依旧留在村子里,每天跟着徐秋来来回回的跑。徐秋在屋里跟着徐源念书,他则跟那些蒙童班的学生一起摇头晃脑的读书。而家里,季颜以前给徐秋做的砂盘,此时则成了他练字之物。

童城这一去就是十天,地方找到,房子也买了下来,据说三进的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