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改善。
每个季节两身换洗衣服是刚需,再多出来的新衣服就是改善。
辅导书练习册是刚需,订阅的杂志就是改善。
刚需内的东西,小舒燕现在已经能坦然接受了,如果缺什么也会直接告诉舒晏。
但是被她划到“改善”范围内的东西,小舒燕别说自己主动开口要了,就是舒晏主动给她买,小舒燕也总是推拒。
收下时虽然欢喜,但也小心翼翼。
舒晏心中默默叹气,不知道小舒燕这毛病什么时候才能被她改过来。
舒晏想尽量对小时候的自己好一点,把小时候没吃过的、没穿过的、没见识过的,都给小舒燕补上。
但是她也真的没有奢侈无度过。除了刚穿越过来时以为自己在做梦,想着梦里的钱不花白不花,住了一晚上五星级酒店之外,舒晏的开销都是量入为出的。
一本杂志订阅一整年才几十块钱,舒晏觉得小舒燕实在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想要让小舒燕再大方一点,看来还需要她天长日久地努力。
除了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田盼娣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接下来田盼娣又天天都往梦湖跑。
现在阿燕小吃店和田盼娣住的房子都属于南城,梦湖还属于宜城,两地之间跨着城呢。
不像二十年后换乘地铁就能到,现在田盼娣每天往返都要去汽车站买大巴车票。
下了大巴车后,还要再坐公交。
这样单程就要两个多小时,田盼娣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四个多小时,舒晏看着都辛苦。
舒晏让田盼娣下大巴之后打车,田盼娣死活不肯,她是给老板娘打工的,每天打车像什么样子
坐公交时间是长,但是她早起一点、晚回一点,就能把打车钱省下来了。
舒晏看着田盼娣每天来回通勤这么辛苦,心中盼着梦湖那片地早点拆迁。
不过等田盼娣带着舒晏从附近新招来的人们,把梦湖边上收拾得像模像样后,舒晏看到又舍不得拆了。
自从田盼娣负责梦湖边上这块地后,她十分认真地研究了一番种什么好、种什么赚钱。
然后向舒晏申请,搭两个草莓大棚。
“老板娘,我打听过了,都说草莓种好的话挺赚的。”
“有些水果我们这里种出来不好吃,草莓不存在这个问题,种好了又大又甜。”
舒晏印象中十几年后附近郊区是有不少草莓园,有向批发商供货的,也有让顾客们自己进去的采摘园。
舒晏虽然没有了解过这一行,但是既然这么多人做,那生意应该还不错。
不过如果不是田盼娣提起来,舒晏还真没想到搭大棚、种草莓。
舒晏惊讶道,“什么赚钱你都能打听出来人家做草莓种植的肯定不愿意告诉你一年能赚多少钱吧”
田盼娣笑了,“这怎么打听不出来。直接打听肯定不行,绕个圈子从亲戚邻居嘴里,总能打听出来个大概的。”
舒晏当然批准了。
舒晏给田盼娣拿了几沓钱。
田盼娣连忙说道,“用不了这么多。”
舒晏说道,“没事,剩下的你给我拿回来就行。”
田盼娣的人品她还是信得过的,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凡是涉及到钱,田盼娣的账目都一笔笔记得很清楚。
现在正是种草莓的季节,大棚搭好之后,田盼娣的草莓苗也买好了。
田盼娣压力很大,大棚里种草莓她也是头一回
能不能种活、能活多少、结不结果、结果甜不甜田盼娣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舒晏买了不少大棚技术和草莓种植的书,每天有空就对着书钻研。
舒晏还想招聘两个有草莓种植经验的员工,但是一时间也招不到合适的人。
于是她一咬牙,就自己和田盼娣上了
反正她在梦湖边上承包土地也不是为了搞种植赚钱,只要能把承包土地的钱赚回本,舒晏就心满意足了。
赔了也不要紧,以舒晏的现在存款和月收入,草莓种植的成本全都赔了,她也能赔得起。
等她熬到拆迁,瞬间回血。
舒晏对田盼娣说道,“放心大胆地干吧”
“赔了全都算我的”
“赚了我们三七开,你三我七。”
田盼娣现在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晒黑了好几个色号,比在阿燕小吃店里工作的员工辛苦太多了。
舒晏给田盼娣涨了一次工资,但她觉得分成也不能少。
田盼娣受宠若惊,“老板娘,这会不会太多了我一分本钱没有出,就是打工出力,领工资就够了。”
舒晏笑道,“不多,今年总共就搭两个草莓棚,就算能赚钱,你以为能赚多少”
“三成利润是你该得的辛苦钱,多买点肉吃,你瘦了这么多。”
田盼娣重重点头,“谢谢老板娘我一定好好干”请牢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