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二更(2 / 3)

儿这么冷,你起这么早作甚”

钱氏头发半白,脑后发髻上插着支粗糙的木簪子,一双满是老茧的大手抬起摸了摸他额头。

感到额头没有发烫才渐渐放下了担忧。

当了母子十几年,钱氏早将倪佚当成了她真正的三子,说完点都没客气地给了他后背一掌。

“这么大的人了还不知道爱惜自己身体。”

“我不冷。”倪佚示意自己穿着的棉袄,目光扫过炕边时跟着就开口“我托镇上掌柜帮着寻到了一副祛疤的膏药,我今个儿就去药房取回来。”

“真能祛疤”钱氏眼前猛地一亮。

家里唯二的读书人被破了相,他们这一大家子都很牵肠挂肚。

若真是留了长疤,以后可还怎么科考娶妻

“听掌柜的说效果甚好,儿子打算买来试试。”

“那就好那就好”

连说两个好字后,钱氏猛地转身大声嚷嚷着让站在院里扫雪的倪柱快去拿钱。

“娘我这里有”

倪佚话没说完,钱氏就已经风风火火跑了出去。

倪家两房人。

大房倪柱是当家人,家外的事由他和倪瓦拿主意,家里就由两妯娌说了算。

不过两房在日子好转后,各房赚来的钱还是由自家管理花销。

田地与家里的产出成为大家庭共同开销,卖了粮食牲畜的钱就留做婚丧嫁娶所用。

其余就各自赚得各自用。

大房有三子,二房一子三女。均已成婚。

大哥倪忠才娶妻吴氏,育有两女。就住在倪佚隔壁的厢房里。

长女倪思琴,二女倪思彤。

二哥倪忠厚娶妻周氏,育有一子一女,是镇上周氏酒楼的上门女婿。

长女周思雪,长子周子瑜。

二房倪瓦的几个女儿都已出嫁,除二堂姐倪荷花嫁到隔壁村经常回家,其他两人都嫁到了隔壁县,几年会来一回。

长子倪忠元娶妻郑氏,膝下只有一子倪子荣。

倪佚与大哥家住在东厢房,几个小辈的男孩子与二房住在西厢房。

而孙女们则是住在主屋旁的屋子里。

倪子廷是大房长孙,是一家子的希望。单独住在东厢房最边上那间。

听到钱氏所喊的内容,大哥倪忠才也披了衣裳出来询问。

一听是要拿钱买药,二话没说又钻回屋子没多久就抓着个荷包进了倪佚屋子。

“这些银子你带上,一定要买药回来。”倪忠才把钱袋子往倪佚手里塞“我去套牛车,你等着啊”

“大哥,我有银子。”倪佚把银子往回塞。

“出门在外哪会嫌钱多”倪忠才摆手,忙不迭系着腰带就往后院跑,瞧着竟比倪佚还着急。

大嫂吴氏生了两个女孩后就再没音讯,前些年还为此跑了不少医馆买药。

可后来折腾了几年都不行,恰逢那时倪子彦出生,便让夫妻二人渐渐放下了执着生儿子的心思。

倪子彦不仅是大房长孙,也同样是两个女儿以后的依靠。

倪子彦对他们来说与自己亲生孩子一样重要。

倪佚捏着钱袋子长长叹了口气。

望着匆忙离去的倪忠才身影,倪佚有些不忍心告诉他原主其实已在筹谋着搬到县城里生活。

原主学问有限,逐渐没有能力再教授倪子彦更深的功课。

他在县城里寻了家私塾,打算带着几个孩子到县城里谋生,顺便照顾倪子彦的起居。

原计划是这几天就与家里商量,若不是倪子彦出事,这会原主恐怕早就去了县城探路。

“老四快出来。”

屋外钱氏的大嗓门拉回倪佚思绪,他拢了拢袖子,将钱袋装进袖口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简单宽敞的四合院里,钱氏站在主屋前抬手召唤着倪佚前去。

倪柱蹲在门口,轻轻地在台阶上磕着烟袋。

屋外一片雪白,屋顶盖着层浅浅的雪,院子中间空地上堆着小堆雪。

棉靴子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倪佚慢悠悠地走到钱氏面前,看她也递过来个圆鼓鼓的褐色钱袋。

“娘我有银子。”倪佚又无奈重复。

这边还没说话,倪柱反倒是先直起了身“我一会跟着你去,顺便去药铺里给你抓几服补药。”

钱氏一想也对,连忙转身将钱袋丢给了倪柱。

“回来买点肉给家里打打牙祭。”

冬天的东武郡没事可做,一下雪家家户户就开始猫冬。

老百姓都笑称是在家里养膘,好等着开春辛苦劳作消耗掉。

既不用劳作,家里伙食难免就开得差了些,偶尔的一顿肉菜确实是打牙祭。

二人完全没问过倪佚的意思,说完就自顾自地转身忙其他去了。

只留下倪佚一人站在屋檐下呆立着。

睡在西厢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