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边,陈杨总有种随口说句假话就会被立即拆穿的感觉,可倪成杰那双清澈的双眸就在右边,又如何能让人把心底的想法宣之于口。
难道真要他说开始本是好意,只是后来看到几人不谙世事,才任由小心思作祟打算让几个没有吃过苦的少爷试试他们穷苦人从来不会有的烦恼
这怎么能说出口
脑中思绪良久,陈杨既不敢说谎也不想让倪成杰讨厌,干脆最后选择了闭紧嘴巴只低头默默不语地往前走着。
看陈杨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还算知晓自己错在了哪,倪佚也没继续逼他反而先出声问道“与成杰几兄弟相处了小半年,为师倒是很想听听你对他们的看法”
这下子,不仅倪成杰兴起,就连倪成泛也抬头看了过来。
“学生与几位师兄弟相处得很愉快,读书习武都有人陪同”
陈杨并未直接形容他对这几兄弟的看法,只是从自己出发缓慢阐述着他这小半年来的生活改变。
他与倪府几位少爷同等吃穿用度,还有吴旭林这样一位夫子教授学问。
吃饱穿暖又与倪成杰几人处熟后,他通过近距离的观察,渐渐摸清了倪家季兄弟的性子。
倪成泛颇有长兄风范,对两个弟弟都很照顾,有好吃好喝的都是先紧着他们最后才轮到自己,是个仗义温厚的少年。
倪成云爱撒娇,倪府的几位长辈也最为疼爱他,这孩子事事都学倪佚的作风,时时故作老成的教训他两个哥哥,而那两人每次都装着虚心受教,看得陈杨忍不住心里发笑。
与他关系最为复杂的倪成杰两人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不打不相识,从恨不得对方去死到日后天天待在一起。
朝夕相处下来,他对此人的感官变化最大。
有时候陈杨不禁怀疑起从前听到的种种传言,那谣言里视人命如草贱的纨绔与眼前傻乎乎的少年根本不能让人把两者联系到一起去。
说好听点,倪成杰纯真太过容易相信人,说难听点就是此人太傻被卖了还会帮人数钱那种。
明明在心底里已把几人当成好友也早放下当初的事,为何方才会任由邪恶小心思冒出后缄口不言,这点陈杨自己也想不通。
他想不通,倪佚却通过他描述的日常生活里看出了些端倪。
命运多舛的陈杨仅凭着陈老头一双竹编手艺,硬是供养孙儿考上了秀才,爷孙俩靠功名逐渐改善了自家生活。
可陈杨内心靠自己双手就能改变命运的信念在此时遇到了出生就在侯府的几兄弟。
就算再努力又如何他就算高中进士也根本没可能如几人一般出身高贵前途无量。
那种强烈对比带来的失落感一直隐藏于内心,让陈杨接受锦衣玉食的同时却也无比唾弃自己的堕落。
他或许不是故意让倪成杰三兄弟吃苦,而是不知不觉从这件事里找到了属于陈杨他独有的优越感。
就是那种“这事你们都不懂,等你们来问我”的感觉。
如果当时倪成泛几人中随便有人开口问他,陈扬就会骄傲提醒几人吃饱不能走太快的道理。
可大家伙好似都太过相信他,导致倪佚出来就看到他们在狂吃包子的景象。
“”
倪佚长叹口气,背着手轻轻唤了声“陈杨”后目光往右前方看去。
冬季的安江县依旧一片绿意盎然,官道两旁有不少背着竹篓疾步快走的百姓,大家都低头赶路,与景色不同的寒风恨不得让人立马就能跑回家。
而倪佚目光看向的是其中一个还穿着草鞋的男子,冻得通红的脚踝从短了一截的裤腿里露出,光是看着就能让人感觉到他有多冷。
“此人家里已穷得揭不开锅。”
凝神看了半天的陈杨得出了结论,甚至说这话时心里已升起一股子同情,只觉得很是感同身受。
就在他脑中已开始回忆起幼年时同样吃过的苦,耳旁突然传来倪成泛爽朗的笑声“看样子大叔家里是有喜事,你们看他笑得多欢快”
笑怎会笑
随着倪成杰的话,陈杨不可置信地转脸去看。
果真是笑,男子正与旁人眉飞色舞地聊着天,他好像全然感受不到脚上的寒冷,每句话里提到的都是马上要盖好的新宅子。
陈杨大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内容。
两个明明年纪相仿的少年,看到的景象却天差地别。
“心胸决定了你的眼界,同样也决定了你所能看到万物的哪一面”倪佚轻叹。
话很笼统,却直指陈杨的症结所在,这孩子所有的矛盾心思,其实都是眼界狭窄造成的自卑心在作祟。
这个不同出生引发的问题不是倪佚三言两语就能消除的,他只是这么略微说了说,就止住了话头。
要消除这样的矛盾心理,不仅需要慢慢引导,还要走出去开阔眼界。
真正开阔了眼界后,才会觉得这样的小心思不值一提,陈杨能看到的才不会局限于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