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刚进来的。
也听到了好些不该听的。
霍珹心一沉,捂着吕氏嘴的手没松开,半拖半抱将人弄到大石屏之后。
“唔唔”
吕氏被惊醒,立即剧烈挣扎起来了,霍珹稍一犹豫,让她推开了捂嘴的手。
“孟宣,孟宣为什么为什么呢”
吕氏浑身颤抖,泪如雨下,哭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姓霍啊你还记得吗啊”
她痛恨这种行为,却还是深爱着这个男人,因此即便到了这个地步,她仍下意识压低声音“陈佩此贼,狼子野心,你怎可与之合谋害伯瑾”
“还有伯父还有三叔父父子三人还有冀州数万将士,数万大好儿郎啊”
她简直不可置信,眼前这人还是与自己同衾共枕了十年的夫君吗
“你是不是疯了你告诉我你是不是疯了”吕氏越说越激动,最后歇斯底里,状若疯妇。
只是随着她的质问,喘气越发粗重的霍珹最后也怒了,他霍地站起,握住妻子的肩膀,居高临下逼近,咬牙道“我没疯,我很清楚我自己做了什么”
“你知道什么你又知道了什么”
“同是嫡子我长他幼,偏偏,偏偏他一生下来就是少主,注定是霍氏一族之主,而我就注定只能是一个辅助者凭什么凭什么”
他怒吼“我自问不论军政,才能俱不逊色于他”
吕氏被吼得目瞪口呆,须臾她回过神来,喃喃道“嫡长子继承家业,这是祖宗的规矩啊”
“不仅仅霍氏,全天下的世族,都是这个规矩啊”
她对霍珹的说话简直不可思议,“霍氏源远流长,前朝便已是大族,数百年以来,非嫡长子者,难道就没有惊才绝艳之辈吗”
“若是人人皆如你这般,霍氏一族,恐怕早已就分崩瓦解了吧”
不说远的,譬如霍望,譬如霍洪,这些霍氏的旁支子弟,哪个不是忠心耿耿地团结在嫡支的周围,为家主,为霍氏,哪怕战死沙场,亦在所不惜。
“霍珹,你天生有反骨,不要为自己寻找籍口”
吕氏句句在理,霍珹闻言面容却狰狞了一瞬,他赤红眼睛厉喝一声“你个无知妇人你懂什么”
说的好啊说的太好了
嫡长子继承制度传承百年,为何他的先辈安分守己,而他却心思叵测
那个引子,还不是因为天意弄人
霍珹是知道嫡长子继承制度后很长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他并非自己以为的那个“嫡长子”的。
他打小就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祖母慈爱,伯父叔父夸赞,父母亲更为之骄傲。出身霍氏,父辈俱英豪,年幼的他崇拜又自豪。
不记得是哪一天,家宴上谈及天下局势,伯父叹息朝廷腐败,末了感慨地看了看他,说振兴霍氏就看他们这一辈人了。说罢,还拍了拍他的肩膀。
小孩子懵懵懂懂,却把“振兴霍氏”记在心头,读书更刻苦,开始学武后也从不叫一声苦。
然而,就在开始学习基本功的时候,他无意间听见两个的侍女的闲谈,知道了世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他是嫡出,也是霍家第三代的最年长的,于是,小男孩便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就是那个“嫡长子”。
没想到并不是。
次年,伯母彭氏诞下一子,就是他的堂弟霍珩。
当时才六岁的霍珹,立即敏感地察觉他和堂弟的不同。
世仆争相奔告,说是少主人降生,整个霍家大宅,沉浸在喜气洋溢的氛围中。不管老少仆妇,人人都对元和居热情洋溢,提起堂弟,哪个都是恭敬地夸了又夸。
下仆们对霍珹的态度倒了没变,只是有了对比,高下立见。
就是那时候,他知道了此嫡长子非彼嫡长子。
精确地说,霍珹应该是二房嫡长子。
二房,从伯父继承家主之位那一刻,就成了旁支。
之所以还能留在霍家大宅没搬出去,是因为祖父早逝,父辈三人感情甚笃,而伯父也愿意照顾弟弟们。最重要的是,祖母健在。
生于长于霍家大宅,又因为年长和嫡出,给霍珹造成了错觉。
可是霍珹也并不认为自己天生反骨,因为他知悉真相后,虽失落,但也努力调节自己,适应自己的新定位,做好了当辅助者的准备。
霍珹的调节很有效果,但是吧,过去的事始终有痕迹在,没动过这个念头就罢了,一旦曾经误会过,成长过程中每每见堂弟与自己迥异的待遇,心里总会不是滋味的。
这就埋下了一个隐患。
“我十五岁那年,叛军抢占邺城,我母亲落入贼手。我父亲和我星夜回援,两军交战之际,母亲为了不延误战机,自戕在城头。”
死在他的面前,为了夺回邺城,为了保住霍氏基业,母亲牺牲了她自己的性命。
战役胜利了,邺城顺利被夺回,霍珹却痛苦不堪,站在这片土地,他仿佛能感受到慈母鲜血的温度,午夜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