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
早朝上大臣们对于皇上要去承德的事儿都是心有准备。去年夏天因着南方的事儿所有人都去了南边,怕热的皇上带着小阿哥们几乎都是在海边和船上度过,今年按照旧例承德避暑,理所应当。
几条从全国各地朝京城赶的官道上,一辆辆马车,一匹匹骏马,一伙伙要参加美食大赛的人群,也都在议论即将到来的酷暑。
大夏天的去京城,真不是一个好时候。可是不早去不行啊,有一部分人春天的时候就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在朝廷公告出来的时候就去了,他们再不赶着去,倒时候京城连个窝棚住都找不到。
一队看起来是富裕人家的人马,十来辆马车一起排列行进在通往通州的沥青官道上,看他们的形貌,应该是江南人。
这个时候江南人进京,大多是为了美食大赛,估计还会是评判员或者参赛人员。毕竟大清国论起对美食的研究,还是富庶的江南之地最悠久。
官道两边树木茂盛,头上太阳越来越大。青衣小帽小厮打扮的年轻人带着斗笠坐在一辆应该是主人的马车上,手法娴熟地驾着马车缓慢行驶。
马车里的主人夫妻透过玻璃窗瞧着外面典型的北地风景,怎么也看不够。
午时的时候车队停下来在路边的小林子里休息,他给自家主人端来两杯温白开水,自己也学着老爷的样子慢悠悠地喝完一大碗白开水。
“老爷,老夫人,这天越来越热了,估计我们皇上就要去承德避暑。”
“我们快些赶路,进了通州就是京城,兴许能赶上。”
小厮的语气欢快中透着期待,这位老爷闻言哈哈大笑。手持竹扇,身穿时下潮流风向的清装,眉眼间风流倜傥,潇洒斯文,“小磨言之有理,老爷和夫人若是有幸跟去避暑,把你也带上。”
小厮小磨听了双眼放光,脸孔泛红,两手对搓似乎是难为情,“谢谢老爷。”
老爷含笑不语。家里的奴仆们,江南的奴仆们都对皇上感恩戴德,梦想一见,他非常理解。
正在喝水的老夫人发现他的情绪变化,看了他一眼。当家老爷收拾情绪,笑着说道“十多年没有进京,有些近乡情怯。”
老夫人听了心里一叹。想起她自己当年历经万难嫁给老爷做妾进京的情节,想起李自成兵临城下殉国的好友们,想起清兵入城,举家南迁思念北地的这些年。
自家老爷自己发誓一生不侍二主,是为忠。大清已经大变样,皇上是好皇上,千古明君,冒家有人在朝廷做官,每年跟着皇上去避暑,这是莫大的荣耀。
“如是在信里说,京城还是老样子。路都没有修,还是黄土路。”老夫人安慰自家老爷。
“小宛莫安慰我。大清国哪个地方没有大变样。”街道路面没变,人都变了,文化也变了,一路北上,越接近京城越能感受到这份变化。
肯定和当年权党倾轧混乱不堪的京城,和战乱中饱受战火的京城很不一样。
老夫人心下恻然,故意取笑自家老爷,“当年是英俊的四公子冒公子,现在是一垂垂老翁冒老爷。”
冒老爷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来,“小宛没变,还是当年的模样。”
老夫人大大方方,“谢老爷夸。”
一身儿青色老派的裙衫,眉眼间有着早年历经风霜的憔悴,身姿挺拔端正,五官上依稀可见年轻时候的秀丽脱俗。夫妻两个放开心绪聊起往事,下人们散坐各自休息,官道上时不时地过去一些车马。
老管家喝完了茶水抬头看天,东边乌云聚集,他走过来,语气担忧,“前面不远就是驿站,我们停停,怕要有大雨。”
通州一带夏天炎热多雨,老爷和老夫人抬头看看天,面色担忧。他们带着的食材虽然打包的非常精细,可最好还是不经大雨。
“立即上路,若是有大雨,在驿馆待到雨停再上路。”
大队人马听了这话不敢耽搁,回到马车上快速赶路。
大清国官道上的驿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对比他们出京那一年,是大变样。统一的砖瓦房规制整齐利索,进去大院后里面干净安静。
冒家人大方有礼,驿馆这些日子人多,驿馆的人想办法给他们找了一个和另外一户人家拼凑的单独小院。
此时头顶上蓝色的天空不见,漂浮不定的丝丝白云也不见,乌云密布马上要有大暴雨的样子,冒老爷和老夫人相看一眼,一起笑出来。
当今皇上喜好美食,带着天下百姓不管贫富都跟着安心享受食物的美好,老夫人又是江南有名的美食家,擅长在各种贫困不便的情景下都不忘追求精致雅趣的生活。
老夫人自己下厨,打算在大雨来临前快速地做出来三菜一汤。下人跟着帮忙,特别是想要和老夫人学几手的小厮小磨。
老爷在老管家的帮忙下煮茶。
芥片是他们夫妻的最爱,煮好后有一股婴儿奶香。这位冒老爷怕下雨的时间长,煮了两壶出来。
用过饭后,噼里啪啦的大雨下来,夫妻二人一人一壶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