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2 / 4)

要建功立业很正常,某一方面来讲还是好事儿。而宦官们,宦官们本身就是一伙儿伺候皇帝的人,他们又是怎么走上历史舞台呼风唤雨、影响历史走向的那

小顺治听着众人对于前朝政治制度,或者说是封建制度走到尽头的反思,面带微笑却没有开口。自觉今儿人不需要自己说话的他让宫人拿过来画具开始画偷听的小阿哥们和大家伙儿欢乐的饮宴场景。

吕宫大人发现了皇上对于他们讨论前朝的大方态度,稍稍放开自己,“某认为,前朝一边倒的重农主义严重地抑制了整个社会的商业活力,再加上世袭不变的户籍制度,前朝中后期理学畸变的势不可挡,中原文化上整体上散发着腐朽的黄昏式智慧。”

虽然吕宫大人和其他汉家士人一样想要抑制商者进入朝廷,但是他很清楚一个国家要发展,要“活”起来,必须要有“商”,要有类似宋朝时期那样的商业环境。

玄诚道人对此很是认同,“程朱理学被愈加扭曲严苛,人们天性中对于真、善、美、自由的追求让他们产生反叛心理。可惜的是,唯一的光亮阳明心学闪烁了一下不光没有给世人带来希望,还被一些人利用作为他们放浪形骸的借口。”

程朱理学是怎么正式成为光明正大的吃人国教汉家女子是怎么一步步地变成了战乱来了迈不动步逃荒也逃不了的小脚女子江南的士绅豪门是怎么变成那般理直气壮的穷奢极欲,焚膏继晷

朝堂上的人是怎么把本来只是主张不同的学术争论演变成祸国殃民的党派厮杀王阳明身为人臣“功高震主”是他自己的错吗嘉靖皇帝作为藩王登基后明明有能力却玩弄权术,立定要奉亲生父亲为尊引得天下文人不满,引起“大礼议”到底矛盾点在哪里

这些人朝野上下的汉家有识之士其实都在思索这个问题,自从宋朝“君王于士大夫共天下”引发的“道统”和“治统”的争斗且不提,文人本身内部的问题,文人和工、商甚至自家的奴仆们的矛盾日益尖锐却是迫在眉睫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这些年在小顺治的指点下不断学习的豫亲王有模有样地开口,“如果当年周世宗柴荣没有英年早逝,文武并行结束乱世,而不是被赵宋把他的治国想法切割了一半只剩下文兴,中原的历史真的会改写。”

汉家文人都一脸惊奇地看向豫亲王,豫亲王还是一脸荒唐混不吝的自得,众人麻利地把目光收回来看向乖巧可爱的小阿哥们养眼。

躺在方便舒适还不耽误沐浴海风和阳光的龙舟甲板上蜷着小身子偷听的小阿哥们,他们也对豫亲王能有这番认知很惊讶。

听汉家文人聊天听得迷迷糊糊的满蒙王公们发现了这个情况纷纷用目光赞扬豫亲王王爷争气。

就连睿亲王也觉得自己应该对这个弟弟刮目相看。虽然他们刚刚知道一些明朝历史,知道唐宗宋祖,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的大名儿,对于周世宗这个人物听都没听过,但是听懂了看明白了这个人真的非常关键,而豫亲王知道还说出来了这个“关键”人物。

因为这个动静转头看了一眼的小顺治因为众人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忍不住笑出来。

玄诚道人摸着白胡子微笑,“人说周世宗柴荣乃是五代时期的第一明君,在老朽看来他应该是五代之后几百年内的第一明君。他的英年早逝堪称是华夏文化、发展进程的一个拐点。”

“远见卓识、勤勉务实,大力整顿了唐末以后的各项混乱,甚至准备好了国力结束四方割据的乱世,收复燕云十六州。重工、商,兴文、武等国策的制定更是给了当时的乱世一个新的希望宋太祖继承了他的团结各民族各阶层文治,重工、商,废除了他的武治。”

汉家文人听了都在心里重重地叹息。

原先不懂但是听明白了的满蒙王爷们恍然大悟这就是所谓的“弱宋、富宋、文宋”由来

如果,真的不敢想象下去。

王老先生把皇上和众人的表情看在眼里,收拾心情接着说道“汉家天下走到了赵宋因为没有强兵走到了尽头,儒释道三家的畸形发展在前朝直接变成了理学当道,工、商和海外贸易因为重农主义和禁海走了偏道儿。华夏文明彻底失去了前进的生命力,后继无力。”

这也就是皇上领着满蒙人开始华夏新文明中原人的接受这么高的原因,华夏大地在无意识地觉醒,这让他们痛苦迷茫,让身在局中的他们自困自身。而华夏文明急需新血液的注入,急需要改变,急需要找到改变的方向。

“所以,还是要开放。”玄诚道人在心里感叹前朝禁海的危害,感叹理学捆绑世人思想甚至手脚的危害,对于如今大清国目前这个开放的国策是打从心眼里支持和感激。

“不管是强汉还是大唐都是开放。汉朝一开始实施道家的无为而治,从印度等周边国家引来的佛学等等,大唐是从西域各国吸收来的各种文化现在我们不应该害怕、拒绝外来的一切,不光要接受,还要主动走出去学习。”

理学对不对且不说,心学怎么发展也不讨论,世人追求的道德从哪里来,道德该是什么模样,世人又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