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必须站出来即使家里的小女孩不能裹脚,即使他们还念着前朝。
江南大清进关后的第七个年尾, 一部分怀抱着出人头地、一展才华、救世济民的汉家读书人被动或者主动的行动起来。
终于得偿所愿, 女儿的脚也有救的张大公子和其他要赴考的读书人一样,每天抱着书本儿废寝忘食。江南王时敏先生的子侄、徒弟, 顾炎武先生的侄子、徐家外甥们,安徽宁国府的梅家族人、徒弟亲友默默地备考。
大清国明年的春闱、后面的秋闱有望稍稍热闹起来
收到消息的小顺治很开心。
感觉到这个变化, 自觉生活会越来越好的大清国人也很开心。开心的他们捧着大清快乐报那个乐呵幺。啊哟,昨儿下午小别乞拉着皇上去西山跑马打猎了幺。啊哟, 昨儿下午小别乞拽着皇上去欣赏太液晴波, 还钓了鱼了幺。
开心的日子当然是过得飞快幺, 在国事上基本顺利的皇上每天面对热情大胆的小别乞还是继续烦恼着却又无可奈何幺。
各民族保守的长辈们面对这个情况不得不接受了现实,他们一边和豫亲王、心学家们打嘴仗, 一边学会了从容应对家里跃跃欲试的姑娘们,“要学着别乞追求少年郎武功练好了吗学问做完了吗少年郎有皇上的相貌、学问、品行、性情吗”
一个个被问的哑口无言的小姑娘尤其是立志和别乞学习的满蒙姑娘们努力练功奋发上进;无辜被比较的少年郎们目瞪口呆,一个个以读书为要务的小书生们听着满蒙姑娘早起练功的声音觉得可怕, 看到家里的小女孩要求练武不裹脚更是害怕。
再害怕也没用幺, 胳膊拧不过大腿儿幺。必须面对“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事实的少男少女们自觉相貌上是没办法了, 只有埋头奋进。
长辈们摸着胡子得意地笑,突然都觉得皇上和别乞闹闹也好。做了“皇帝”莫名其妙的又成了那位“别人家的孩子”的小顺治没有了上辈子被讨厌, 被围堵要说法的郁闷, 也没有小伙伴被逼着上进不开心的纠结, 小开心。看到国子监里头委屈巴巴的努力奋进的少年郎们,同样觉得好。
西北风的呼啸声中,国人开开心心地迎接腊月节, 春节,冬天的各个节日的到来,特别是开九天之始的冬至。
冬至不光是汉人重视的节日,还是满人入关前最为重视的节日。
北方的百姓忙着杀猪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百姓在这一天则是操办着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当然,祭祀、祭祖、扫墓等习事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小顺治而言。
接连忙了几个大节日还要处理政务过春节也没有机会封笔的他,对于自己大婚的事儿也就没有时间思考。
恰好能征善战还熟读了各家兵法的嘎尔迪别乞从来不缺乏耐心,对于世人的议论和眼光也从来不在乎。每天做着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儿的她,对于皇上的不断妥协和接受非常开心。
全大清国的人快乐着,闹腾着,热热闹闹的顺治七年的春节过去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去了,一转眼二月二的百花节也过去了。二月初五这天,绾陌姑娘陪着张家大公子一家四口紧赶慢赶的进了京城。
张家大公子卡着最后一天去算法考核处报了名。绾陌姑娘迫不及待地拉着大师姐去见小顺治。
三个人相谈甚欢。无为山人有感于女子看病不易,女医者难找的情况,对于皇上想要正式开办女医科的事儿非常赞同,她不光是大方地加入进来,还想要在京城开一家医馆,开馆收徒并且治病救人,小顺治让她做旗人学馆的老师隔个两天上一次课她也答应了下来。
这一年经过、见过太多的绾陌姑娘当然也有改变,她想起小顺治当初提到的事儿,决定在京城开一家武馆,总不能让内家功法真的失传了。
豫亲王多铎有心帮忙可是立志于变成“文人领袖”的他实在是忙不过来,小顺治让工部的人帮忙给她们找地方找管理人员,太后对被人誉为“回天神医”的无为山人和功力高深的绾陌姑娘很是好奇,尤其是绾陌姑娘,她很感激这位姑娘。
当然,她们进宫拜见太后的时候也遇到了嘎尔迪别乞。
“别乞很美。”阳谷明媚的午后,三个人坐在宫后苑喝茶聊天,无为山人对着小别乞真心夸奖,“别乞和宫后苑盛开的晚梅一样的美。”
绾陌姑娘开心地点头附和,她想着皇上对于皇后的“要求”,真心觉得皇上能遇到一位不胖,不黑,不矮,不凶不闹的蒙古姑娘,非常难得,“别乞好看。”
嘎尔迪别乞感受到她们的友善放了心,听了她们的夸奖却是小眉头不着痕迹地皱起,这类简单的汉话她完全可以听懂,她也知道汉家人夸人首先是长得好,她也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可是她不是“长得好看的人”。
“嘎尔迪很聪明,武功也好。”小别乞表情严肃地表示,她是一个很能吃苦的人,是一个可以养家的人。
听愣住了的师姐妹俩不知道蒙古姑娘对于“聪明、能干、力气大、能吃苦”这类赞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