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九:意外惊喜(4 / 6)

事情,家里人对这些事都异常上心。

孙氏急匆匆地赶来了,“怎地了怎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庆哥儿摇头,“阿娘才吃了饭,全吐了,不晓得是路途颠簸的,还是吃坏了肚子。”

孙氏忙进了正房,李姝刚漱了口,靠在那里歇息,见她来了,勉强笑了一下,“大嫂,我不争气,才回来头一天,就生病了。”

孙氏上前拉住她的手,“弟妹,你这会子怎么样了肚子疼不疼想是弟妹长久不在京城,有些水土不服。”

孙氏带着玉娘等人一起,把她扶进房间,躺了下来,然后和庆哥儿兄弟一起,在那里等太医过来。

太医很快来了,孙氏避到屏风后头去了。庆哥儿起身相迎,“张爷爷,家母今儿才进京,我兄弟二人陪着一起吃了晌午饭。哪知道才放下碗,就呕吐不止,还请您老帮忙看看。”

张太医摸了摸胡须,“世子爷放心,下官心里有数。”

玉娘放下了帐子,把李姝的手拿了出来,放在药枕上,盖上了帕子,李姝觉得盖上帕子让人家诊脉,实在是太过分。但世情如此,她也不好太特立独行,等她七老八十了,定把这帕子扔的远远的。

张太医诊了半天,摸了摸胡须,“请夫人换只手。”

换了一只手之后,他又摸了半天胡须,然后不再诊脉。

庆哥儿过来问,“张爷爷,如何”

张太医摸了摸胡须,“世子爷不必忧心,依下官看,像是喜脉,但日子浅,还不能十分确定。这些日子,夫人饮食要清淡,不可再劳累,等过个十天八天,也就差不多能确定了。”

庆哥儿愣了一下,玉娘立刻高兴起来,“哎呀,这可真是喜事哥儿要有弟弟妹妹了”

兄弟两个也立刻高兴起来,庆哥儿高兴地对张太医道,“多亏了张爷爷,不然我还以为是吃坏了。”

兄弟两个把张太医送走了,孙氏高兴地过来跟李姝说话,“弟妹,恭喜弟妹”

李姝有些不好意思,“大嫂,太医还没确诊呢。再说了,我都三十好几了,儿媳妇马上就要进门了。”

孙氏笑道,“嗨,弟妹才多大,外头那些四十多的妇人都有生孩子的,弟妹这年纪,再生三两个都正常。再说了,张太医最擅长看妇人病,他能说出来,定然是差不离的,弟妹就等着过几个月添个胖娃娃吧。”

玉娘在一边有些担忧,“二奶奶,您这一路上颠簸,可真是不容易。后头您好生歇息歇息,可不能再受累了。”

李姝笑道,“我还说回来好生操办庆哥儿的婚事,这孩子来的这样急,又要劳烦大嫂了。”

孙氏摆摆手,“弟妹跟我客气啥,当年是我一手把弟妹迎进门的,如今再替弟妹把儿媳妇迎进门,也算有始有终。再说了,弟妹给的银钱足,喜事办的好看,我这个大娘脸上也有光。”

妯娌两个才在客气,庆哥儿兄弟过来了。

孙氏笑道,“我先回去了,弟妹有什么事情,让人去叫我。”

庆哥儿给孙氏抱拳鞠躬,“劳烦大娘了。”

孙氏笑着走了。

兄弟二人伸头过来看,平哥儿笑嘻嘻道,“阿娘,我要有弟弟了”平哥儿不敢说妹妹,怕李姝听了伤心。

李姝笑了,“不管弟弟还是妹妹,都是你们的手足。”

庆哥儿笑道,“阿娘,我们先回去,您歇着。”出去后,庆哥儿立刻让管彤去通知张副将,把厨房人放了,每人发了些赏钱压惊,再让厨房人每日跟冯妈妈商议夫人的饮食。

哥儿两个走了之后,李姝狠睡了一觉。

醒来后,太阳已经偏西了。玉娘服侍她洗漱后,一起到了正堂里。

“夫人,东西都已经规整好了,都放到了后院库房里,册子也送过来了。才刚大夫人过来,把这几年的账册送了过来,请夫人查看。”晌午才见面时,玉娘忍不住叫了旧时称呼,现在又改了口。

李姝缓慢坐下了,“你把库房的册子拿来我看看。”

李姝就着库房的册子,给家里人每个人都备了礼,特别是赵书良和孙氏,尤其厚重。

赵书良虽然不缺吃穿,李姝送给他一些好料子和几件珍贵的摆件。孙氏那里,李姝送了她一整套金首饰,上面各色宝石熠熠生辉,还有几匹好料子和一大盒子珍珠。嬛娘等人,李姝都送了一样的料子,还有她带回来的珍珠,一人给了一小匣子。

等赵书良爷孙三个回来后,李姝带着两个儿子坐轿子往赵书良院子里去了。

孙氏比她先到,并告诉大家二房即将添丁的好消息。

赵书良连说了几声好,“咱们家就是子嗣太少了些。”说完,他看了一眼孙氏,老大家的好是好,就是只生了两个孩子。

孙氏被他看得有些心虚,她也想生啊,也不知怎么回事,这么多年了,就得了一儿一女,好在儿媳妇进门了,以后多得两个孙子也可以。

孙氏也看了一眼钟氏,钟氏被她看得心里坠坠的,她进门一年多了还没动静,婆母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