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金银身心两安(3 / 6)

虽然有人有意见,也只敢肚子里嘀咕,谁家没得过他的好处呢。葬就葬吧,总是赵家的骨血,葬在亲祖母旁边,也不碍着谁。

把闽娘送回京城后,李姝再没回过清源山一带,连宅子,都是低价卖了出去。

送过了女儿,李姝又开始折磨平氏。

平氏喜欢用小道,李姝就用小道回她。她找人把平氏的贴身肚兜偷了两件出来,送给了外面的赖汉,并给了赖汉银子,让赖汉到外头说一些香艳的故事,话里头带出几句县尊太太来。等平氏发现有人败坏她名声,赖汉早跑了。

平氏年纪也不小了,本来男人就纳了好几个妾。自打平氏的亲爹被流放后,平家本族都疏远了她,她家男人就对她不如以前尊重,如今听到她外头的一些不体面的风言风语,顿时更觉丢脸,狠狠骂了她一顿,再不进她的房门。

不光男人,连他的儿子,因为在外面不如以前得人敬重,有些埋怨平氏的父亲。而平氏,一边受着花柳病的苦,一边忍受家庭暴力,苦不堪言。

平氏的花柳病并不是什么多严重的病,等闲吃一阵子药也就好了。但平氏请的大夫已经被收买,给她开的药方没问题,抓的药却多多少少都不行。她才换了一个大夫,感觉稍微好了些,很快又不行了,整日身上痒的难受,她一个县尊太太,人前总不好挠痒痒,忍得颇是苦楚。

她男人刚开始觉得自己不慎把病传给了家里婆娘,很是有些愧疚,对她也多有忍让。后来他自己的病都治好了,平氏始终好不了。再加上外头的风言风语,平氏的男人对她越发不满,若不是夫妻二人成婚多年,他真要怀疑她是不是在外头偷人了。

不说平氏,李姝这头,带着平哥儿等人坐着马车,一路走走停停,看看风景,玩一玩,花了两天功夫就到了省城。

家里看门的下人一见夫人来了,顿时把平日磨洋工的劲头全丢了,立刻打起精神伺候起来,若是能跟着夫人走,比留在这里看门强多了。

省城的宅子大,总共有五进大,共分三路,且每一路都带了跨院,整个宅子占了半条街。家里面积大,吕氏和雪娘也不出去找地方住了,各自随意找了个院子带着女儿住了下来。

几人当日安顿好了后,李姝带着大伙儿出门逛了半天。

雪娘路上直笑,“这省城比泉州就是大一些,不过说起来,还是咱们京城最大。”

吕氏笑了,“看看,京城来的就是不一样,等会儿路上人都要来把你当稀奇看了。”

玲娘和芳娘在后头手牵手,听到了直捂嘴笑。

大伙儿只在周边走了走,买了些家常用的东西,又在一家酒楼定了个包间,点了桌席面,要了许多本地特色菜肴,吃饱喝足后就一起回来了。

她们走后第三天早上,赵世简快马加鞭,天江江黑的时候赶到了。

他一来,家里面的下人更加规矩了。将军治家和夫人不同,你犯了错,只要不是大事儿,夫人那里能过去就过去。将军这里直接用军营那里的规矩,犯了错,先自己去领板子。别的事情还好说,三板子两板子也打不坏,要是将军心情好,打板子的人也就做做样子,并不疼。一旦牵扯到夫人和哥儿的事情,将军再不肯讲一分情面,求夫人也没用,那板子真是实打实的打到肉里头。夫人也没办法,只能给你些上好的棒疮药膏。

赵世简到了后,大伙儿一起吃了顿饭,吃饭前就让人给巡抚和总督各送了名帖,明日他到衙门去拜访二位,有要事情商议。

东南军在省城也是有自己的办事衙门的,第二天一大早,他直接去了衙门。

他极少来省城,都是直接在军营里,或是住在泉州,去军营方便。

他才进衙门没多久,还没来得及出门,巡抚冯大人亲自上门来了。

赵世简见冯大人一把年纪了,主动抱拳行礼,“老前辈好,都是晚辈的不是,劳累您亲自过来,本该我上门探望的。”

冯大人乐呵呵地摸了摸胡须,“赵将军客气了,昨儿接到赵将军的帖子,怕是有急事,老夫今儿急忙就过来了。”

冯大人是巡抚,掌管一省行政,一般不与军方来往,这是规矩,地方文武串通到了一起,容易作乱。监察御史们两只眼睛就盯着这个,你一个地方主帅,找当地巡抚,要干什么

赵世简从来没找过冯大人,今儿头一次送帖子,冯大人怕是有什么事,没等他去,直接过来了。

赵世简再次笑道,“都是晚辈的不是,让您担忧了。也无别的事情,想请前辈来一起给圣上分忧。”赵世简说着,双手抱拳往京城的方向拱了拱。

冯大人急忙起身,也往京城方向拱手,“为圣上为朝廷分忧,不管刀山火海,赵将军只管吩咐,老夫这把老骨头,再不会退缩一分。”

赵世简忙道,“大人忠心为过国,把福建治理得仅仅有条,那么多灾民流窜过来,却未发生聚众斗殴之事,这是大人的功劳。”

冯大人忙谦虚道,“有了赵将军镇守一方,什么宵小也不敢作祟。”

一老一少相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