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家里下人多,总有个把势利眼,贤侄不嫌弃,叫我声二叔,也省的那起子势力小人看轻贤侄。”
杨镇立刻拱手鞠躬,“侄儿谢过莫二叔。”
莫二爷走后,杨镇问墨竹“你原先在哪里当差的”
墨竹道“小的原是外头庄子里的,父母都还在庄子上。近日太太着人从庄子里抽了一批小厮,拢共二十来个呢,才学好了规矩,小的就被分到哥儿这里来了。”
莫二爷特意给杨镇寻了个没有府内背景的小厮,这样更忠心一些。
杨镇带着墨竹把院子巡视了一圈,正房坐北朝南,只两间屋,一间卧房,一间做厅堂。东西两边各只有一间屋。院子小的很,几步见方,但地处不是很偏僻,也能保证。杨镇预备把东厢房给墨竹住,西厢房做书房。
杨镇见墨竹比他还小呢,就要伺候人,也不苛待他。有什么吃的玩的,都分他一份。人前二人讲规矩,人后杨镇并不拿规矩压他。主仆二人关起院门,随意的很。
墨竹原来在庄子里,吃的住的都一般。到了莫家,先被管事拿规矩狠狠教训了一两个月,只以为小爷们面前错不得半点规矩。没想到分到杨小爷身边,待他如亲兄弟一般,他无以为报,只有更加用心伺候杨镇起居。
莫家几个小爷听说杨镇是阿爷救命恩人的儿子,还是莫二爷亲自送来的,也不敢轻视他。亲戚家的孩子都是附学,也说不上瞧不起杨镇。先生见这少年郎勤学上进,也非常喜欢他。
莫家长辈得了什么好东西,凡有莫家小爷们的,必定有杨镇的。杨镇每回归家,莫太太还让赵嬷嬷给他带上些吃食和布匹,拿回家给陈氏和芙娘使。陈氏母女每月有杨老二供应的1两银子,再加莫家给的东西,尽够过普通日子了。一时间,莫家知恩图报的名声传遍了整个京城。
故此,杨镇虽是个小小捕头的儿子,因莫家长辈看护,并未在莫家受委屈。陈氏听说后,越发感念莫家恩德。虽说是杨捕头拿命换来的,但身为捕头,遇到叛军要杀上官,挺身而出原就是本分,人家就是不念你的恩情,你又能到哪里说理去呢。
日子一天天过,很快到了李承祖成亲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 朦朦胧胧的少年时光,总是那么美丽,,大家记得收藏网址或牢记网址,网址,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请加qq群647377658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