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怎么给】...)(2 / 3)

生不久的小马驹,浑身上下黑溜溜的,看着就很叫人喜欢。宝栗每日骑着马儿在府中溜来转去,日子过得很是快活。

到了六岁后,宝栗就开始骑着她的小马驹到街上溜达,临安城里的人都认得她,笑嘻嘻地和她打招呼。她也高高兴兴地招呼回去,遇到什么看不过眼的事便哒哒哒地骑着马儿过去解决。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下去,宝栗逐渐听懂什么是北伐,说是要把丢了的土地拿回来。她对这件事很是热衷,每次她爹回来后便兴冲冲地凑过去,要与她爹学战场推演。

她爹见她聪慧过人,总是耐心地让她坐到对面,一点一点地教她如何用兵法。

到宝栗八岁这一年,第一次见到她爹满面颓意地归来。

这时候他们已经搬家到襄阳府,宝栗每天骑着马儿城里城外地溜达。

知道她爹今天从临安那边归来,她特意留在家里等着她爹,没想到看到的竟是她爹这副颓唐模样

“爹爹怎么了”宝栗上前关心地拉着她爹的手问道。

她爹的目光落到高高悬起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上,神色有些怆然。

“三次北伐,三次大捷,动摇不了他们和议的心。”战场上向来战无不胜、从不畏怯的战神将军,此时话里透着无穷无尽的痛苦与迷茫,“你知道是什么样的和议吗取消大宋国号,向金人俯首称臣。好好的人不当,偏要去当狗”

宝栗不是很懂“既然他们不想要国号,那不要就是了。”

人生短短数十年,能做的事情本就不多,皇朝的兴衰更替本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哪有可能一个朝代持续到天长地久

既然皇帝都不想要了,那就不要了

她爹垂目看着天真懵懂的宝栗,心中不免叹息一声。

女儿虽然聪明过人,可到底还小,如何能懂国号代表的不仅是国号,还代表着举国人的尊严与未来,皇帝与文武百官都匍匐在金人脚下了,百姓以后又能过什么好日子

即便江南之地称得上是富贵之乡,可一年比一年更重的岁贡还是会落到每一个百姓的头上,更别提北地百姓还生活在金人管治之下任人践踏。

他们现在固然可以俯首称臣、花钱买平安,赢得一时半会的安宁,等到耗空国力的时候他们的儿孙还能以什么自保

难道当真要跪在外族脚下摇尾乞怜吗

宝栗听着她爹把事情掰碎了给她讲了一遍,懂了。

原来是她爹觉得金人来了不会善待百姓,她们的子孙后代会生活得十分凄惨与屈辱。

她没再打扰她爹,而是回去和她几个哥哥探讨了一番,大致理清楚了她爹的要求第一,他们要当大宋人,不想当大金人;第二,他们要仁爱百姓的皇帝,不要不爱百姓的皇帝,且皇帝最好姓赵;第三,现在的皇帝虽然姓赵,但是想当大金人。

宝栗懂了。

找个姓赵的、仁爱百姓的人把现在的皇帝换下来,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宝栗兀自忙碌起来,先去打听姓赵的都有哪些人。

等得知要和大宋皇室连亲带故才有机会换上去,她又认认真真地缩小了一圈范围,还真让她在襄湖一带找着个适合的人选。

宝栗哒哒哒地骑着马儿寻到那个少年,发现对方长得还有点俊。

很不错,长得好看的人,心眼必然不坏

她对他进行了几番考验,确定这人是个适合的人选之后就开始对他进行皇帝上岗培训,不时抽空训练自己的宝家军。

在宝栗看来,她爹有岳家军,她肯定也要有宝家军。

按照俗世的说法,这叫女承父业

宝栗这些人马第一个要瞒过的就是岳家军的耳目,她觉得这样做正好可以锻炼底下人的能力,所以兴致勃勃地拿岳家军当磨刀石,逐渐聚拢一支令行禁止、灵活性特别强的强兵。

赵家少年第一次接见宝栗手底下的几个“将军”时还觉得她是在胡闹,几年过去后他发现自己才是没看清楚形势的那个。

宝栗训练出来的这支分散于襄湖各处的“宝家军”,成长速度快得让人难以置信

而且这些人基本都是宝栗一手训练出来的,对宝栗可谓是言听计从。哪怕宝栗让他们攻入皇宫,他们也会眼也不眨地照办

宝栗他爹带着大军出发前去进行第四次北伐的时候,宝栗觉得也到了宝家军该干活的时候了。

等她爹打了胜仗回来,看到皇帝换成了不想当大金人的好皇帝,一定会很高兴的吧

她别过兄长与母亲,带着赵家少年秘密行军前往临安。

路上宝栗截取到一封来自金国的信,上面是写给宰相秦桧的一句密令“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

宝栗看完生气地说道“好哇,他们居然想杀我爹,我要杀了他”她说完想了想,又转过头问旁边的赵姓少年,“你应该不想用他当宰相了吧”

赵姓少年答道“不想,这等小人,哪堪为相”

宝栗说道“那我去杀了他”

赵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