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第164章(1 / 3)

定海县原名望海县, 几经易名, 直至前朝起,放改为定海。

海定才能波宁,其对宁波府的寓意不言而喻。

可如今的定海县却一改早在前朝的繁荣,而是显得十分萧条。

薛庭儴一行人从通州经运河一路南下浙江,在绍兴停留了一段时间, 才又换船奔赴前往定海。到定海县的时候,离三月之期还有数日, 算是不早也不晚。

时下县官调任, 得是双方官员交接大印后,前任县官方可离开。等薛庭儴一行到了地方, 胡三本是说命人先行去县衙通知,却被薛庭儴给阻了。

一行人且行且走, 沿路观尽这陌生之地的风光,走了三四日,方到了定海县城。

定海是个大县,辖下有十乡九十六个里, 有三万多户, 数十万人。

当地老百姓以打渔种田为生, 定海有四处盐场,光定海一县出产的盐, 便占了整个宁波府近四成, 有盐乡之称,所以治下老百姓过得还算是富裕。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 实际上打从大昌建朝以来,朝廷连着数次下令内迁,先是将舟山群岛附近老百姓强行内迁至陆地,又在承天二十五年,内迁五十里。如今沿海一带再也见不到渔船,甚至是盐场也迫停了两处。

这一路行来,就见老百姓们大多都无所事事,有的衣衫褴褛穿的是粗布麻衣,有的却是衣着光鲜,不下府城之民。

哪怕是招儿,都看出了些许端倪,且市井之中少不了有人随身携带了刀剑,一看就非善类。

想要获知民风民情,直入县衙是没用的,还得深入民间。

这个建议是薛庭儴之前在绍兴请来的钱粮师爷包宜兴的建议,薛庭儴也就听了他的话,一路多听多看,不急着去县衙交接。

这么看下来,果然甚有收获,毕竟不管是在梦里还是现实中,薛庭儴都未曾来过浙江。

对浙江,对定海县,乃至于对那些走私的海商,他不过是听人所言。甚至在那梦里他受过这些人不少好处,但只看到了银子,却不明其中内里。

如今他即生为父母官,嘉成帝不言不语将他扔到个这么地方,必然有其深意。而这份深意还得靠薛庭儴自己破解,才能从四面楚歌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至于包宜兴这个师爷,是薛庭儴特意前往绍兴请来的。

绍兴人杰地灵,当地有许多师爷活跃于地方官场,有这么一句话,无绍不成衙。可见一斑。

在那梦里薛庭儴吃过初来乍到、单枪匹马的苦头,再来一次他肯定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所以在来定海县之前,就去了一趟绍兴,不是自己人不怕,反正没人料到他会折道去绍兴。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只要能出得起大价钱,许得了好前程,足够有许多附庸蜂拥而至。

银子的话,薛庭儴不缺。至于名头,光这个开天辟地第二遭的六元及第,就足够吸引许多人来了。

所以别看此时是包宜兴站在这里,实际上他能来到薛庭儴身边,还是经历了一番争抢,才能拿下这个定海县知县钱粮师爷的名头。

另还有一名刑名师爷,叫侯万谦,也是绍兴当地的有才之士。如今这两个师爷初来乍到,也是争抢的厉害,看似不显山露水,实则为了抢夺薛庭儴身边第一人,两人已经交手过几个回合了。

这一切大抵也就薛庭儴心中有数,至于招儿只见今儿是这个胖胖的师爷出现了,明儿是那个瘦瘦的师爷。

这两位师爷为了博得新东家的欣赏,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大到前朝往事,小到地方民生,各种时务,信手拈来。

反正让招儿来看,这一个月二十两银子花得值。

是的,这两个师爷都是高价请来的,这个价钱比薛庭儴这个知县还高,要知道他这个七品的朝廷命官,每月的俸禄折合下来,还不如这两个师爷。

“普通老百姓能随意携带刀剑,难道就没有官府管”招儿诧异道。

包宜兴解释道“太太有所不知,此地不同内地,时不时就有海寇骚扰边界,这携带刀剑,也是为了自保,是没有官府去管这些的。”

“海寇骚扰”这还是招儿第一次听说海寇这件事,难免诧异。她看了看包宜兴,又去看薛庭儴。

薛庭儴暗暗瞪了包宜兴一眼,才对招儿说“你别听他说,这不过是个别现象,光天化日之下,哪有那么多海寇”

此言还未落下,就听见人群里响起一阵骚动。

“倭寇来了,快跑啊”

一行人呆滞脸的状态,就见身后的铺子嘭嘭嘭全部阖上了门,一些小摊贩们拿起摊子上的重要东西,撒丫子就跑了。

也不过顷刻之间,大街上的人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地狼藉与那摇晃不止的幌子,昭告着之前这里还有许多人。

“都跑了,咱们也跑吧”招儿道,伸手去拽薛庭儴。

可此时已经晚了,就听见一阵马蹄声响,一并的还有些稀奇古怪的吆喝声,从远处疾驰而来。

这些人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