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第154章(2 / 4)

吴阁老,因为吴阁老不可能会让自己女儿去一个商铺做工,并以女伙计的身份进入他家中。

如今两家算是仇敌才是。

唯一能解释清楚的就是,这是吴宛琼个人行径,且吴阁老并不知情。

至于吴宛琼为何会如此费尽心机,干出这等莫名其妙的事。薛庭儴只能用莫名其妙的执念来解释,反正吴宛琼心里想什么,在那梦里薛庭儴不知道,也不屑知道。

如今亦然。

“反正你平时多注意些,人心隔肚皮,而京城这地方水太深,都是尔虞我诈,居心叵测。你怎么知道对方不是你的对手,派来专门刺探你商业秘密的”

这话倒是把招儿说愣住了,也许她以前还不相信什么商业秘密之说,来到京城后却是相信了。地方大了人就多,人多了就会产生竞争,为了抢生意什么事做不出来就好比她之前盘下的那两个作坊,不就是人想挤兑她没挤兑成,反倒被她弄垮了生意。

“还有,你之前不是说京城商会和山西商会,有人上门来拜访过你,可你却懒得与他们打交道”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招儿就满肚子气。

随着王记花坊渐渐在京城崭露头角,如今招儿也进入各地商会视线范围内。

所谓商会,起源于商人地位太低,一种抱团守望相助的现象。直至发展成为了保护同行、同业乃是同乡的利益,以联合成立会馆或者商帮的形式,进行垄断、划分、排他。

每个商会都有龙头老大,而商会中又划分了很多行业,例如做粮食生意的,有粮食生意的顶尖人物,做笔墨纸砚刻坊之类的,也有他们一系公认的龙头人物。每个龙头人物其下都会有很多或大或小的鱼虾,这些人把持着整个市场。

而王记花坊得突然崛起,再加上其侵占当地绢花市场的速度太快,难免侵害到别人的利益。

这不,就有人仗着自己在京城年头长,又在商会里有几分薄面,就让商会出面从中说合。

说合是好听的,其实就是暗示招儿,凡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招儿不同这些人,乃是野班子出身,至今做生意除了自己摸索,就是薛庭儴言传身教的一些东西。

她哪里会吃这一套,也是没什么见识,开始当对方是想来讹人,就把人撵走了。等再次来,招儿从薛庭儴口中获知商会是干什么的,这才明白其中的干系。

不过她依旧没怎么给这些人好脸。

说白了,规矩都是针对下面人的,那商会的高层几个大商人,个个做着垄断的生意,也没见着谁跳出来说侵害了别人的利益。

招儿可不吃他们这一套,她这人历来没有把吃进嘴里的肉,往外吐出去的习惯。且向来吃软不吃硬,若是有说有量,也许她会为了大家都遵守这项规则,也去克制自己顺时随俗,偏偏对方瞧不起她,给她甩了脸子。

你都甩脸子了,我还能把脸贴上去给你打不成所以招儿才懒得搭理这些人。

且招儿在弄清楚商会是干什么的,自己也琢磨过了,她如今这绢花生意可不是靠门市来做,而是走了之前和王记菜行一样的路

由点及线,全部都分散了出去。

京城这里是各个小摊贩、货郎,及小地杂货铺,然后由京城往外扩散,每个地方差不多都是同样的模式。

你跟小摊贩、走街串巷的货郎以及杂货铺说商会

别说这种小老百姓知不知道,即使知道,人家也懒得搭理你啊。一来,你不会动大干戈去对付一个小摊贩,二来摊贩千千万万,有本事都去制裁去。

所以,在招儿眼里,这些商会就是纸老虎,根本吓不住人。

对于她这种想法,薛庭儴既觉得错愕,又觉得好笑。

错愕的是招儿的想法历来与众不同,好笑的是她这想法似乎也没什么错,那些商会牵制的都是些大商人大商行,人家哪里会去跟个小老百姓计较三瓜俩枣去。

可问题是,偏偏这三瓜俩枣动了太多的利益。

这些利益对那些日进斗金的大商贾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却也已经被人注意上了。

这就说明,说不定假以时日以后,王记花坊就会被人正式,而到那时候可能迎来的就是整个商会的联手压制。

为此,薛庭儴特意对招儿晓以利害。

这不,为了防范,也是为了不被人从材料货源的根本上压制,招儿已经让高升前往江南那边了,就是为了能找到充足而稳定的货源。

其实招儿本来就有这种想法,从京中的布商手里拿货,等于让人扒了几道皮,江南一带是出产各类绢布丝绸的地方,还不如从源头着手。

“你该不会以为宛琼是那些人派来的吧那他们也太看得起我了再说了,弄个人在我身边能有啥用,偷学秘方技术咱家也没有啊,那绢花人人都能做,咱们抢了不过是先机而已。”

薛庭儴摸了摸鼻子“我倒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提醒你一句而已,凡事小心为上,毕竟今时不同以往。对了,京城商会你可以不搭理,山西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