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121章(1 / 3)

说起来事情也是机缘巧合, 那次陈老板和薛庭儴商定后, 他回去后便四处找人打听纸坊的事。

像他们做这行的, 多是和纸坊、墨坊、刻坊之类的打交道, 心里也清楚像这种手艺的生意,一般是没人往外盘的。可偏偏凑巧,与他经常有生意来往的一家纸坊,正往外盘作坊。

他询问了坊主,才知道原为何故。

原来这家纸坊的生意一直不好, 只靠做一些竹、绵纸用以糊口, 甚至每逢淡季,还要做些火纸、冥钱之类, 用来补贴工匠们的工钱。

山西本就不是什么出纸大省, 也没有什么有名头的纸。竹、麻纸有江西、福建两地,绵纸有河南、贵州、浙江, 宣纸有安徽宣州,这些都是产纸有名的几个地方,而人们买纸,也素来就挑这几个地方的买。

而山西充其量也就只有绵纸可以拿得出手,却是色泽灰白, 质地稍厚, 为人所嫌弃。就好像陈老板店里卖的那几种最劣质的竹、绵纸,就是山西当地产的, 也就只有些家中贫困的书生,才会买这种纸来用。

所以不光是这家纸坊, 其他纸坊的日子都不好过。只是这家纸坊的老板实在厌倦了这门生意。且纸坊不赚钱,坊主也是要亲自动手的,其间的辛苦自是不必说。

刚好坊主上了年纪,也是儿孙都改做了其他,也用不着他挣这份银子,就想把纸坊盘出去算了。可是盘了很久都没人接手,那边坊主正在为坊中的工匠发愁生计,这边陈老板就上门了。

两人经过一番磋商,陈老板就以并不高的价钱盘下了这个纸坊,那些工匠们也不用再另谋出路了。

薛庭儴跟陈老板出门了一趟,等晚上回来的时候,告诉招儿纸坊盘下了。

他去看了一下,纸坊虽是有些老,但里面的器物都是近几年新添置的,都还能用。就算再添加一些其他工具,也花不了多少银子。他与陈老板合伙的契也签好了,他出方子,陈老板出银子并出面负责生意,所赚的银子两人分。

薛庭儴四。

本来陈老板说是他占四成的,现如今银子不值钱,也就是方子值钱。一个好的方子,能传祖祖辈辈的,算下来还不知能换多少钱,一般人合伙就这么来的。

可薛庭儴坚持不让,他心知自己没办法出面打理生意,以后方方面面都指着陈老板,再说当年陈老板也算是帮了他许多,这个恩情他可是一直记下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之后陈老板又和那些工匠签了二十年的契后,纸坊就算是再度开张了。

这边先做着以前的老本行,用以维持日常花用,那一头薛庭儴连着出去好几天,就是为了把做纸的手艺教给那些工匠,而芸香纸里头最关键防虫蛀的东西,他则是教给了陈老板。

至于以后,就全看陈老板了。

天气越来越冷,眼见就快进入腊月了。

每到这个时候,就是招儿生意最清淡的时期。王记菜行那里,就靠着一些窖藏菜以及腌菜、肉、蛋、鸡之类的勉力支撑。送菜的生意停下了,而姜武、高升他们也都能歇一歇。

就在这时,姜家那边传出要办喜事的动静,是给姜武办喜事。

原来姜家早就给姜武选好媳妇了,是附近村一个李姓的姑娘,据说那姑娘生得白净漂亮,人也贤惠勤快。姜武也见过了,只是因为忙,就把婚期定在了冬月,赶在腊月之前成亲,也好让姜武今年能娶个媳妇好过年。

姜家那边早就在准备了,也是临近婚期姜武来报喜,招儿他们才知道。

高升等人都是连连贺喜,招儿听说了也是十分高兴,一群人纷纷跟姜武说到时候一定去喝喜酒。

到了正日子,姜家十分热闹。

姜家在村里虽是外姓人家,可因为姜家有一门打猎的手艺,日子过得是比起谁家都不差。更不用说自打姜武和招儿做生意后,更是不知为家里赚了多少钱。

如今儿子办喜事,自然要大办。头一日姜家就在摆流水席,到了正日子更是全村的人都去了,一片欢庆热闹。

唯独薛家人没去,毕竟身上有孝,去了怕冲撞。

姜武一身大红色喜服,正站在门前招呼前来吃席的客人,突然看见了一只大黑狗跑了来。他眼神微微一动,跟他哥说了一声,便悄悄跟着大狗走了。

离得很远就看见了招儿。

招儿挺着肚子站在那儿,穿一身淡青色的夹袄和月白色的褶裙,头上挽着发髻,也没戴什么首饰,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可能是因为没有像以前那般风吹日晒,招儿白净了许多,气色也好,小脸红扑扑的。

姜武有些恍然。

近一年多来,他回村子的时候少,留在外头的时间多,明明之前报喜的时候才见过,却恍然发现招儿现在变了许多。

以前是风风火火的,泼辣而干练。如今却是多了几分柔和,可能是要当娘了,眉眼的棱角软了,眼中总是含着温柔的笑。

像此时,招儿就是这般温柔地看着自己笑。

“姜武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