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08.出版(2 / 4)

面上的流动资金可不能全指望in,他可不止打算在华国投资他这一个项目。

江寄余忙起来,姜可可也就乖乖回了家里开着空调完成自己的书稿,她已经写了大半,寄了一部分给b市一家出版社,现在在等结果,如果过了很快就要把剩下的稿子给寄过去。

然而让姜可可没想到的是,b市那家出版社竟然没有通过她的书稿,理由是他们只出版上面允许出版的外文书籍。

姜可可为他们的古板无语,她之所以第一本发这个在广播台播出过的书籍,其实也有担心国内出版社还因为十年文化运动的影响,不敢发行外文书籍,哪里知道这家出版社古板成这样,广播电台都能过审了,他们还不敢给出版。

如果连b市这家大型出版社都这样,那她投别的出版社没准也是同个下场,姜可可苦闷,思考着要不要走港城那边出版社。

她在港城出版过三本畅销书,跟那边出版社关系不错,要出版的话也不难,只是不知道到时候流入境内会不会又生麻烦。

姜可可纠结,还是拿这件事去问江寄余。

自然,是在空间里见面。江寄余虽然忙,但是每天还是会跑到空间跟姜可可见见,说说话。

这次姜可可把这个烦恼告诉江寄余之后,江寄余让她把书稿给他,他到这边的出版社问问看情况,如果实在不能出,他再来想办法。

“好。不过你先忙你的事,我书稿还没写完,慢慢来,没准我写完了国家开放了这方面的审核,我就能够出版啦。”转念一想到这姜可可忽然就不急了,虽说现在出版社不敢出版,但是随着学英语热潮兴起,到时候肯定会敢出版外文书籍的,而她也不会等太久。

不过挺幸运的,姜可可书稿写到末尾时,江寄余也在南方的g市找到愿意出版她书稿的出版社,g市这边国家特批,不少外资都跑到这儿来投资建厂,江寄余也顺着国家领导人走过的步伐过来看看,然而是大开眼界,g市这边经济建设有搞得如火如荼之势,街上都随处可见小摊贩,还大声吆喝没有打办的人来管,不像b市不少摊贩是躲在胡同口或者自家门口,显得有点儿小心翼翼。

江寄余也在这儿找到能批量生产自己厂子零部件的工厂,并且签订了合作。

更是在这里找到了同意出版姜可可书籍的出版社。

而且,不知道他怎么操作的,出版社竟然同意他们只出印刷图书的钱,后续的分成也不参与,当然,卖不出也不给他们负责。

这有点儿接私活的感觉,像是作者自己赞助出版书籍。

姜可可都没反应过来还可以这么操作,不过也很担心江寄余会不会惹麻烦,江寄余让她放心,不会有事的,g市这边其实挺多灰色地带,江寄余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方志军所说的梦境影响还是什么,他竟然觉得越是在这样的灰色地带他越混的如鱼得水。

不过想到了老莫夫妇和姜可可,江寄余还是告诫自己要控制住,不能在边缘游走,免得有什么麻烦。

非常克制的江寄余在g省几乎逗留了一个假期,快到厂子弄好他才回来。

不过在那之前,他把姜可可的书也盯着弄好,三万五千册。

或许是因为这个订单数出版社那边才会如此畅快同意江寄余自负盈亏

江寄余拿到书之前租了一间大仓库,还找了本地的书店报刊谈,不是说服他们进货,而是说服他们借场地,让他把书摆在书店报刊亭里,卖出一本给他们五分钱,相当于无本的买卖,这样一来,十有八九的都同意了。

此外他还找到不少小摊贩外包出去分成也差不多是这个数,不过一天达到多少数量就给提提价。

他还教小摊贩们推销词,就说是学英语必备,适合各种情景对话。

当然,在此之前他还让姜可可把全书的录音磁带给寄过来,找了人去翻录,配套着书卖要贵。

因为hiengish栏目在华国本身就比较有名气,书籍版的更是增添了单词和语法讲解以及一些习题,再加上g市这边也在初高中普及了英语教学,还有不少外资来建厂,对学习英语会更加重视,所以卖的不错。

有工作的人是配套磁带买,家境比较不好的学生则是几个人合买一本书。

等到开学那个月,所有的书更是走上销售巅峰,江寄余出版的两万五千册基本都售空。

这还仅仅是一个g市。

英语读物的市场和g市的购买力让江寄余心里吃惊了一下,他敢一次性刊印那么多,其实没有全然的把握在这么短时间内卖完,他只是想看看这座被特批的城市消费能力如何,现如今算是看到了,方志军梦里说的那种场景看来要很快实现。

而就在江寄余卖完这些书籍的时候,华国在六零年代初期办得英语报刊杂志也复刊了,这个讯号表示国家是真的要大力推行英语,于是临走前再次跟g市出版社合作出版。

g市出版社也关注到了姜可可英语读物的大卖,心里后悔死了签了之前那约,现在江寄余再找过来,当即表示愿意给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