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 64 章(3 / 4)

穿进雷剧考科举 李思危 8177 字 11个月前

他都能处理妥当,也算是给程岩分忧了。

而程岩先前寄给关庭的那封信,此时也到了对方手中。

关庭读完信后,抚掌大笑“真麒麟子也”

他迅速联络了几名革新派官员,挑的都是嘴皮子利索的,等安排好一应事宜,便选择按兵不动,安静等着被程岩挑中的那把枪发挥作用。

果然,两日后的早朝,忽有御史发难,矛头直指新政。

御史详细讲了云岚县李大牛一案的来龙去脉,并直言道“且不说云岚县官员失职,未曾将朝廷的律令宣讲到位,百姓不知法,不懂法,因此才会犯法,实乃情有可原。”

“单就凭证收粮一策来说,此策名为爱民,实则病民。村民想要拿到官府的凭证难于登天,可若不允许他们收粮转卖,其他村民就只有自己与粮商接触。尽管朝廷规定了收粮底价,但无奸不商,粮商完全可以缺斤少两,或是从粮食的质量上挑刺,零零总总,其中能够做虚造假的手段极多,损害的还是百姓的利益。”

“而仅凭证收粮一条就有如此多隐患,殊不知其他政策一旦落到实处,问题又有多少据我所知,有不少官员为了推行新政,邀功请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引得百姓怨声载道,如此新政,究竟是益国,还是伤国”

别看御史唾沫横飞,但他心里很清楚,皇上不可能就此废除新政。只是人的不满总会愈积愈多,今日一点,明日一点,今日废除一条政策,明日就能废除十条,总有一日,新政俱废

有了他领头,其余保守派的朝臣们相继顶上,革新派亦不甘示弱,双方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

你说“凭证收粮”误国误民,我就说延续旧法等同纵容粮商兴风作浪;你说新政“兴害除利,应该废止”,我就说你“大惊小怪,因噎废食”。

两边正战到酣时,忽听一声怒斥“够了”

朝上立刻安静如鸡,气氛凝滞而沉重,百官们尽皆垂首,谁也不敢看真帝的脸色。

就在此时,关庭却忽然出列,“启禀陛下,臣有本奏。”

真帝黑着脸,半晌才道“呈上来。”

总管太监李胜从关庭手中接过奏折,转呈真帝,真帝并未直接翻开,而是问道“关爱卿,你历来主张变法,今日之事,有何见解”

关庭恭敬道“回陛下,纵观各朝变法,新政之初总是万般艰难,除却来自各方的阻力,还因为典有明文,事有权宜。”

“一成不变的政策,与实际执行总会有出入。盖因新政必须靠人来落实,而不同的人,根据其才能、品德、观念的差异,施政效果也大有不同。若是遇见能力不足的官员,施政必难于人,反之则易于人。”

“就拿此事来说,虽有律法当前,但法是不变之法,人是常变之人,若法有不足,便应以权宜应对。这一点,云岚县县令就做得很好,若地方官员都如他一般擅治、善治,我大安变法又有何难”

真帝并未表态,但神色却缓和稍许,“云岚县县令,我记得好像是新科状元吧”

对于大安第一任“大三元”,真帝自然不会忘了。

关庭“回禀陛下,正是程岩。”

真帝微微颔首,缓缓翻开折子,只见上头罗列了种种办法,无一不是对“凭证收粮”之策的修订和补充,从收粮卖粮、调控粮市、监督监察再到律法责任,都有了更为明确和细致的条例。

看到最后,真帝的怒火渐散,似笑非笑道“法为原则,因事制宜关爱卿,你是提早知道了云岚县一事,才想到要写这份折子吗”

关庭也不避讳,反正满朝上下都知道程岩是他的爱徒,便道“回陛下,臣确实从前日就收到了程县令的来信,他在信中详细说了李大牛一案,且对凭证收粮一策提出了不少有用的见解。臣得他启发,这才找了数位同僚完善此策。本想今日早朝呈给陛下,没想到”

话说到这份儿上,保守派大都反应过来了哪里是他们借程岩当枪使唤,分明是程岩与关庭串通一气,把他们当猴耍了

其实也不是没人想到这种可能,只是李大牛一案事出突然,他们不认为短短数日革新派就能想出补救之策。因此,他们还是更倾向于程岩脑子进水

可结果呢人家不要太清醒哦,不但算计了他们,还将皇上都给哄住了

真帝确实非常满意,如果朝上每次争吵都能如今日这般有个不错的结果,他又怎么会嫌弃大臣们的口水须知他烦的从来不是争吵,而是吵到最后又没有解决办法,那吵来吵去有什么用专门膈应他吗

真帝又赞赏地看了关庭一眼,心想还是关爱卿懂得为朕排忧解难,哦,还有程岩,朕可真有眼光。

这时,又听关庭道“陛下,新政是没有错的,错的只能是人。若新政有漏洞,那便是制定他的人有错,若新政推行不利,那便是推行他的人有错有错,当改则改,等到改无可改,新政大成。”

真帝此时看关庭万般顺眼,很给面子地点了点头,又道“当改则改,当赏自然要赏。来人,传朕口谕”

这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