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永昌三年夏天, 行军大总管苏子乔带二十万大军离开长安, 出兵吐蕃。
同年夏末,扬州府大都督薛绍调回长安, 任大理寺卿。
在绿野堂住着的太平长公主, 在苏子乔离开长安后, 就带着两个孩子回了公主府。
这一年的冬天,长安暴雪, 大明宫有卫兵冻死。
长安满城白雪, 长公主身上穿着白色滚毛的狐皮斗篷,入宫见母亲。长生殿的暖阁中,女皇穿着常服, 倚在榻上打瞌睡。
张氏兄弟一左一右跪坐在她身旁服侍着。
两人见到了李沄,也不行礼, 只是笑着推了推武则天, 柔声说道“圣人,长公主来了。”
武则天这才张开眼睛,看向李沄。
李沄朝母亲露出一个笑容, “阿娘。”
武则天看到女儿, 面上带笑, 朝她招手, “太平啊, 过来, 到阿娘这儿坐着。”
说着, 目光落在张氏兄弟身上, 示意他们回避。
张氏兄弟才站了起来,朝武则天行礼后退下。
李沄看着那兄弟二人离去的背影,神情若有所思。
武则天察觉到李沄的神色,挑眉问道“太平,怎么了”
李沄笑着走到母亲身旁,挨着她坐下,状似不经意地说道“阿娘从前喜欢冯小宝,但冯小宝虽也有持宠生娇的时候,可是阿娘从不惯着他。”
武则天侧头看向李沄,“此话怎么说”
“阿娘可记得冯小宝曾在大明宫南门遇上了风鸾台侍郎的事情”
武则天神色有些微冷地看向李沄。
旁人若是看到女皇这般神色,早已吓得心有戚戚然。可李沄不怕,这是她的母亲,她从来都没有真正害怕过武则天。
“阿娘不记得了吗太平还记得呢。”李沄笑盈盈的拿起案桌上的小点心,动作优雅地把点心吃完,又接过上官婉儿奉上的热茶后,才慢悠悠地续道,“皇城的南门,是专门给宰相同行的。那时冯小宝修建完明堂,得了阿娘许多的奖赏,便开始目中无人了。他要走皇城南门,旁人劝他别走。可他非要,还说什么他可是圣人最看重最宠爱的人,皇城的南门宰相走得,莫非他就走不得”
“不信邪的冯小宝走了南门,却遇上了风鸾台侍郎。他仗着阿娘宠爱他,叫风鸾台侍郎给他让路,却被风鸾台侍郎打了一顿,连嘴巴都流血了。他跑到阿娘这儿告状,阿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皇城本就不该是他走的门,让他走了已是破例,不该喊冤。”
至今,李沄都还记得冯小宝鼻青脸肿地跑到公主府跟她诉苦的模样。
走着不属于他走的通道,趾高气扬地让宰相给他让路还觉得自己有理了。
真是个活宝。
李沄抱着武则天的胳膊,嘟囔着,“在冯小宝的事情上,阿娘都能如此不偏不倚。方才太平进来见阿娘,张氏兄弟目中无人,甚至不向太平行礼,阿娘为何不替太平教训他们”
“莫非他们以为得了阿娘的宠爱,身份便在太平之上”
武则天以为她是要说张氏兄弟什么事情呢,谁知道是因为方才张氏兄弟没向她行礼之事,令她觉得不快了。
女皇脸上的神色稍霁,没好气地横了长公主一眼,“他们比你年幼许多,你与他们计较什么”
“比我年幼就不计较啦”长公主瞪着那双动人的眸子,跟母亲说“阿娘,你可别老是这么惯着他们。他们对我都如此目中无人,对狄阁老等人怕且是更加趾高气扬吧这么下去,他们早晚要毁了阿娘的一生英名。”
武则天听到这个,就头疼。
女皇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地说道“宋璟日夜在针对他们两兄弟就算了,你怎么也跟他们杠上了是不是子乔去西域打仗久久不回,你心里不痛快,也要跟阿娘过不去了”
苏子乔在去年的夏天离开长安,今年冬天,虽有捷报传回,但战事还处于胶着的状态,他仍在军中坐镇。
这一年多,发生了很多事情。
薛绍从扬州府回来,成为大理寺的一把手。薛绍当了大理寺卿后,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将大理寺的官员摸了个底,还跟宋璟两人联合在一起,把六部、大理寺、御史台的官员摸了个底,画了一张李沄看了就头晕眼花的人物关系图。
当然,其中不乏长公主暗中出力推波助澜。
摸清关系之后,宋璟和薛绍两人就开始联手对付酷吏。
宋璟和薛绍两人联手,刑部里的关系也被他们摸得透透的,酷吏想要在刑部和大理寺操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更别说宋璟和薛绍手中掌握的罪证能堆成一座山,随便哪一条搬出来,都足以让酷吏脑袋搬家。
到今年夏天,周兴来俊臣这些酷吏死的死,流放的流放,早已在朝廷销声匿迹。
本以为斗赢了酷吏,朝廷会迎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谁知酷吏是没了,张氏兄弟却来了。
本来冯小宝在长安的时候,还有人跟张氏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