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年春天的一个早晨, 墨雍和瑾瑜特意跟团里请了假, 准备回白水村一趟, 前几天他们两个的通知书都下来了, 两人以极高的分数被解放军军事政治大学录取了,马上就要出发去北京,以后都不一定再回来了,临走之际两人都想去看看一起长大的白水村。
其实这些年两人也不是没有回去过, 但他们在白水村没有住的地方, 也没有能留宿的亲人, 两人每次回去都是来去匆匆,更多时候只是为了拜祭一下已经逝世的亲人。
七零那年的记忆永远会铭刻在两人的心中,那一年他们相识,彼此扶持, 那一年他们进入军团,从此算得上踏入了一条平稳的道路,这七年他们能专心学知识、考上大学都是因为那一年的机遇,两人心中对军团非常感恩,同样怀念养育了他们的白水村。
白水村和前几年变化不太明显, 墨雍知道这是因为马上到来的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还没有实行下去,等到那时候胆大心细的人就会率先发展起来,有些村长有远见的就会带着村民种植一些可以售卖的农产品,慢慢也能发展为远近闻名富裕村子。
瑾瑜一路上很沉默,因为两人昨晚商量的时候说好了今天去瑾瑜娘家看看,墨雍知道瑾瑜对娘家的亲人有心结, 但他们可能今后都不会回来了,总应该去看看,就算是送东西或者给他们一点钱,也不过一两次而已,那些人就是做的再差到底也生育了瑾瑜。
瑾瑜其实心中也明白,甚至两人在军团的时候瑾瑜家里人找过来要钱,偶尔瑾瑜也会给上一些,虽然不多,但总归不会让他们空手回去,瑾瑜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对那个家怀有什么样的情感,但她想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她不介意帮他们一些,但也只一点点而已,她绝对不会因为那些人而影响她现在的生活。
进村的时候差不多九点左右,墨雍拉着瑾瑜直接去了六爷爷家,他走了以后准备将家里完全托付给六爷爷,别的也没什么,就是每年清明希望六爷爷能记得去给自家长辈的坟上上一炷香,拔拔草。
现在六爷爷家里已经是一大家子了,儿孙满堂、四代同堂的幸福之家,墨雍他们去的时候六爷爷正拉着几个孙子做木工,边做边给他们讲解。
看见墨雍两人六爷爷笑的很慈祥,说他们每次过来都拿那么多东西实在不需要,都是自家亲戚不用太过生疏,接着拉着他们进了屋子,六爷爷给两人倒了两碗糖水。
墨雍跟六爷爷说明了来意,六爷爷当即答应了,并表示墨雍爷爷本来就是他的大哥,这也是他应该做的,并问了两人现在怎么样,以后有什么打算。
墨雍就告诉六爷爷他们两个都考上了京都的军事大学,马上就要走了,这次是来告别的。
六爷爷一听当即红了眼眶,他没想到墨雍竟然这么有出息,他的孙子辈和墨雍一样去了军团的也不少,在县里上班的也有,他之前总想着墨雍进了军团就不错了,一辈子端着铁饭碗也不怕什么,总能把哥哥的血脉代代传承下去。
可他没想到墨雍比他想象的更加能干、上进,如果哥哥在世的话应该非常欣慰,同时六爷爷也非常心酸,哥哥不在了、嫂子也走了,两个侄子也都不在,墨雍一个小孩子从那么一点点的长到现在这个大小伙,其中的艰辛就不说了,他能走到这一步是完全靠自己的努力,直到今天墨雍也算得上光耀了他们墨家的门楣,是大出息,如果是他的孙子们他一定是非常骄傲并且大肆庆祝,可这孩子却悄无声息的,一点风声也没有传出来,这些都是因为至亲的亲人不在了。
六爷爷想到这觉得自己应该替大哥帮着墨雍庆祝一下,最好摆上几桌宴席告诉村子里的人墨雍有出息了,墨雍成为他们村子第一个考上大学的金凤凰,还是首都的军事大学。
墨雍倒没想到六爷爷有这样的想法,他从小都是学霸,对他来说考上大学是很容易的事情,毕竟他在千军万马的科举中依然能够独占鳌头,区区高考又算得了什么
所以对于上大学墨雍一直表现的很平常,甚至在他看来瑾瑜能考上大学也是很平常的事情,毕竟他们一直坚持学习,知识储备已经算得上高了。
他没想到他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却让六爷爷这般高兴,还准备兴师动众庆祝一番,当下赶忙阻止,各种理由都说了,比如自己就是想让他们这些亲人知道一下就好了,比如他们两个现在的情况不适合太过高调,瑾瑜家里怕会生出别的心思,现在已经巴着不放了以后怕是更得寸进尺,再比如他们马上就要走了,没必要等等,可这些都无法阻止六爷爷想要炫耀一下的心。
最终还是六奶奶过来劝六爷爷两个孩子这么多年攒点钱不容易,没必要做这些虚的,况且两个孩子都要去北京上学,那里的花费肯定高,手里的钱都不一定够,真的想庆祝就他们家今天晚上操办,买些肉叫上几个兄弟吃一顿就当为两个孩子庆祝了,毕竟这才是孩子真正亲近的,村里的其他人实在没必要,孩子以后不一定回来,村里人过来上了礼肯定要回礼,太麻烦了,别让两个孩子因小失大。
总之六奶奶好一顿劝终于打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