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今日早朝, 周恒没去大殿,而是站在了大殿前的那白玉台阶下。
众臣子来上朝,冷不丁地看到皇上立在那, 皆是一脸错愕。
昨日陛下和太上皇之间的对峙, 众臣子都听说了,传言是太上皇想废了太上皇后, 陛下不同意。
但具体为何,鲜少有人知道。
今日来早朝人人都在忐忑。
此时更是提心吊胆。
周恒一声不吭。
直到到了早朝的时辰,文武百官齐齐都围在了那台阶下, 周恒才转过身来。
众人跪在那金砖上朝拜完。
大理寺卿范伸和慎刑司的张大人同时出列。
那日早朝上周恒要两人公审的两个案子, 一个是朱侯爷私藏的火药案, 另一个是秦家八年前的谋逆之罪,也是火药案。
朱侯爷当日便定了罪, 判为死罪。
如今就只剩下秦家的案子。
“陛下,臣已查清当年秦家的谋逆一案。”范伸说完, 拿着呈词跪在了周恒跟前, 磕了一个头,才起身禀报道,“臣已查实,八年秦家私藏谋逆一案, 有冤”
慎刑司的张大人心头早就乱了。
只跟着范伸一并磕起了头。
自从周恒同意重审秦家谋逆之案后, 虽有不少臣子意外,但大多数人都认为, 秦家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八年,侯府是谁,是陛下的母族,当真还能下恨手不成。
且当年这案宗是太上皇和陛下亲自监审过, 还能出什么问题。
出问题,那就是太上皇和陛下有错。
历来哪朝皇帝愿意如此轻易地将自己的过错揭露出来
个个暗里都在看一场好戏。
看站秦家的一派和站朱家一派的博弈。
先是朱侯爷被赐死了,已经让不少人摸不透皇上的心里,如今大理寺卿又当着周恒的面,报了秦家有冤。
这结果已经显而易见,秦家当真要翻案了。
胆小的臣子,便躬身不敢抬头。
周恒接过了范伸手里的宗卷,一打开,范伸便朗声道,“秦家当年的火药之案,并非秦家私藏,而是遭了奸人的算计,大理寺朱侯爷作为主审,在人证物证皆不足的情况下,草率地结了案,才酿成八年前那桩不可挽回的惨案。”
范伸接着道,“现经臣调查,秦府底下有暗道,且有运送的痕迹,此暗道的入口却直通朱侯府,臣同慎刑司的张大人找人验过,秦府暗道里的火药出自于礼部的库房,是用于制作年庆时的烟花,并非为军用,所有人都知道,当年的秦将军常年守在边关,同礼部的人并无任何交集,而侯府的朱侯爷当年曾掌管过礼部,臣恳求陛下,让臣提审朱侯爷。”
范伸说完,身后的臣子鸦雀无声。
谁能想到秦家的案子,竟然还同朱侯爷有关。
朱侯爷这回是彻底完了
片刻便听到周恒道,“准”
话音刚落,忠臣子还未缓过劲来,韩国公接着跪下,“陛下,秦家既是蒙冤,臣斗胆请陛下昭告天下,为秦府上下六十多口人命正名。”
周恒没有任何犹豫,“准。”
众臣子便明白,秦家的案子,彻底地翻了。
之前虽有多数人怀疑秦家蒙冤,到底没见到真相,如今听大理寺查完,心头一时五味杂陈。
秦家几代忠良,竟也是如此下场。
案子一翻,便代表秦家无罪,死去的六十三口人,皆为冤魂。
倒是和那民间最近传出来的秦家冤魂一说对上了。
太上皇先是在皇陵遇上了秦家的鬼魂。
之后怡安殿闹了鬼。
接着秦府院子也闹了鬼。
在后面,秦家坟墓被掘,又出现了鬼火。
桩桩件件,都是在证明,秦家有冤。
左相先跪在韩国公身旁,“陛下,秦将军在世,坚守我幽朝边境十余年,替我幽朝百姓抵挡过无数敌军,如今秦家六十几条人命,六十几口冤魂皆无家可归,臣恳求陛下,将秦家的尸骨搬出乱葬岗,为秦家修建墓碑。”
这话说到众臣子心坎上。
周恒身后的那金砖,便又齐齐地跪了一片,“臣附议。”
周恒转身看了一眼。
半晌都没发话,开口却是叫来了户部侍郎。
户部侍郎抬起头紧张地出列,周恒便道,“说说,近几日我幽朝百姓所受的早灾情。”
户部侍郎不知周恒为何意。
但那些灾情的折子最近日日过目,倒也能一个一个地汇报了出来。
今年的一场梅雨后,大大小小的灾情虽不致命,却比往年要多。
洪灾,旱灾。
蝗虫出没毁了不少良田。
众臣子跪在那金砖上听着礼部侍郎汇报,心里完全没底。
不知秦家的事情,为何突然就牵扯到天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