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是想当昏君,王朝末世之君,否则还真没有哪个皇帝说杀人就杀人,甚至有一些皇帝还很受气。
已经有皇子心中一声后退,毕竟他们已经有了其他的退路。
而有皇子没有别的本事,不继承家业,也没有办法呀
司徒王朝还有闲心挑选属于自己的态度,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受到灾情的影响。
主要是各方面调节的非常到位,而且司徒皇帝说话力度还行,并没有出现权力真空状态。
所以整个朝堂还呈现着向上的状态,小灾小难可以直接躲过,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动荡。
司徒王朝呈现的局面,虽有小动荡,在小动荡中却朝着积极向上方向发展。
危机中往往存在着机遇,对于朝廷来说,也正是检验官员们是否合格的一次机会。
秋收已过,不小的地方已经开始准备迎接冬天,为明年做准备,该干活还得干活。
而所有的县令们等待着自己的评级,吏部给出的评级三个优之后,就可以升官了。
听说最近又出了新政策,以后如果得了三个差之后,直接被罢免官职,因为不适合当官
可不是科举之后被分配官职就是一辈子的事情,现在干不好,可是会被辞退的。
甚至干的不好,祸害了当地的老百姓,还会面临着追责,反正当官儿的虽然享受了权利,但是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
司徒王朝的老百姓第一个选择,还是想让孩子们科举当官,但是也不是,必须的了,毕竟还有其他的道路可以走
就比如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都评上了官职,钱多事少还受尊重。
人们的思想慢慢的在转变,只能说很多事情需要时间的沉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就能完全转变。
不过不着急,有的是时间等待着大家的思想转变
于是吏部忙碌了起来,他们做的事情就是比较得罪人,但是也是全朝廷官员都爱巴结的人。
所以吏部的官员任职是司徒皇帝非常头疼,经常的替换官员,已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二皇子本身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三不沾”,平时的时候最忌讳得罪人。
而他现在在吏部所做的事情就是专门得罪人的事情,给各地的县令评级。
二皇子真是在做违背自己性格的事情,所以他打心眼里边都觉得自己的父皇算是把自己看得透透的
将所有的儿子都放在浑身难受的环境当中,似乎再看看自己的忍耐性。
二皇子就觉得心累,做一点抉择就会想,我做了这种抉择条中的大神会怎么看自己,以后跟随我的人会怎么看自己,我怎么怎么
反正二皇子就是想的多,想的杂,现在的差事,简直就是在将他的性格放在地上摩擦。
“哎痛苦,去看看大皇子到底什么头像”
二皇子想去去占山为王,小日子过的美滋滋,也不用这么操心呀
地方大了,就是不好,就是容易出事情,事情太多了。
皇子们被司徒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简直就是把他们看的透透,磨灭他们本身的弱点。
司徒皇帝表示皇上就不能有明面上的缺点,有了缺点就有了让别人攻击的方向。
皇子们就算是装也要装的如同完美的人一样,就是为了迷惑有心人。
“想当皇上可不简单,给了你们公平竞争的机会,还不赶紧的,努力的干活”
司徒皇帝恨不得拿着小皮鞭,将他儿子们的潜力全部都打出来。
灾情不会只出现司徒王朝境内,周边的国家都在受灾,缺水可不是一点点。
司徒王朝有两条大江大河,能保证一定的水量,养育了两岸的人民。
而作为司徒王朝心腹大患的匈奴,可没有这样的优越的自然条件,降雨量的减少,导致牧草减少,牛羊缺水,缺食物。
缺水和粮食,别说是牲畜了,就算是人也活不下去呀。
所以导致这种现象的存在,匈奴人就再想拾起优良的老传统。
那就是烧杀掠抢,去抢汉人的粮食,不过这件事情也只是在心中想一想,也没敢付出实际行动。
毕竟边境的李将军虽然年纪大,但是后起之秀,已经接手,更不要说他们手中还有不少的武器威力很大。
匈奴再次发出“友好”信号,单于派使者上京城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80614:43:502021080702:16: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指上菁芜10瓶;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