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四章(3 / 7)

这个老头说话,直嘬牙花子,气得磨牙。他还没有那个胆量说他们家老爷跟四皇子还有唐大儒作比较。

“呵呵,你这老头还有个靠山呢,行,那我们长孙府,也不差你这一点菜钱,给你十两,留下两筐菜,敢有一个黄菜叶”

长孙管事脸上有个大痦子,配合着一脸的狞笑,别提多么的像戏剧中的大反派。

“怎么会呢,这都是俺们家一根一根的挑出来,爷,您瞅好了这称高高的还有这两把菜,是孝敬您的。

俺们村种菜的手艺,都是四皇子教授,唐大儒的技术,绝对好吃小白菜甜滋滋,清口吃,做汤,做菜都好吃”

温二郎说话一套一套的,态度放得很低,关键是还专门给这管事儿上供,毕竟不怕君子,专怕小人。

果然看着秤高高的,还有是给自己上供的,自己也能吃把小青菜,长孙管事脸色也变好看多了。

送走这难缠的长孙管事,温家人继续去卖菜。

没有转悠出去几步,温二郎就按照刚才的说辞,菜都卖出去了,而且也没有被人压价。

温大郎和温二郎都不得不佩服自家的亲爹满满的都是生活的智慧呀。

虽然没有卖出去30两银子,但是20多两的银子,可是闪瞎了温家人父子三人的眼。

“家里的乖孙儿们,喜欢吃糖,喜欢吃点心,走咱们去买点。再买点肉,买点粮食剩下的钱存起来,开春盖新房”

温老头兴奋的说道,对明年的计划已经熟烂于心。

“嘿嘿”温大郎和温二郎笑的眼睛都不见了。

炭村,温家的女人们看着孩子,做着杂事,照顾着温房里的菜苗。

忧心的看着家中的粮食少的可怜,心说中午就不吃,留着晚上一起做,婆媳都在担心,这菜到底卖出去了,还是卖不出去呢

温老太照着往常卖炭的经验,天不黑根本回不了家呀。

就在这时听到外面村子里面喧闹声,原来温家父子回来了,还背着满满的粮食,肉,一看就是赚钱啦

于是在亲朋好友的询问一下,大家都是一个宗族的人,而且都种了菜,温老头也没有任何的藏私。

温二郎更是绘声绘色,描绘了今天斗智斗勇的全过程。

客气的唐府管家,恶霸一样的长孙管事,一切都是那么的魔幻。

“也就是说你们这出去一趟,转了那么多银两”

“我的天呀,你家明年能重新建房了”

“这哪是种的菜呀,这种的是银子呀”

“不行我得回家打兔崽子一顿去,让他把那苗都给拔了”

村民们都惊叹道,同时想起自己家也有青菜啊,觉得很开心,但是一想到自家就种了那么一点点的青菜,而且种青菜一波又一波,需要时间成长。

顶多卖个两波菜,春天就到了,家家户户也有新菜吃了。

炭村的好多老百姓们都后悔不已呀。

“你们可不能觉得俺们家挣钱很困难,俺们家菜一根一根的挑的,都是可水灵,可水灵的你不知道那凶狠的管家都说了,该有一个黄菜叶,直接把摊子砸了”

温二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后怕呢。

“那可不是,卖给达官贵人的菜怎么能难看俺们肯定不会这样做的啊。”

“对对对,谁敢这样做地道的事情,坏了咱们炭村的名声,把他逐出村子”

很有小心思的人,听到村民们这么义愤,都不敢有小心思。毕竟钱好挣,命难挣。

温家当天一家老小都很开心,生活也有了盼头,家中的米缸也高了。

对于温床上的菜,照顾的比孩子都精细,认真的呵护每一颗青菜。那都不是菜,那一个个的都是银子

炭村的村民们家家户户开始去卖菜,而且根据“经验”,先去四皇子的王府送菜,再去唐府送菜。

然后,再去走乡串街的去卖青菜

流程都是一模一样的,老百姓们不敢有任何的差错,也有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们发现了温室能种菜,也加入了卖菜的队伍。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卖菜,要先去四皇子还有唐府送菜,但是人都有从众心理,别人这么做,那自己也这么做。

万一有什么典故呢万一有什么潜规则呢

老百姓们说不出来这些话,但是他们感觉很好到位。

果然炭村的老百姓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获得了第一桶金,家家户户都没少挣钱。

远远要比卖炭挣的钱多,还要轻松的多。

也许以后每年都不会像今年这么挣钱了,但是能让京城的所有老百姓们都吃上青菜,还是可以一直赚钱。

至少温家人已经非常知足了。

严阁老府中,也已经盘了火炕。

严炫之亲自操手,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且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