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四一章(6 / 7)

前前后后,都是武装的士兵。

被夹在中间的流民们开心极了,就这个安全低一点,根本不用害怕,什么打劫的。

背上重重的粮食,不少的流民身上还有铜板,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看好。

老百姓们更是感激不已,激动的离开京城之前,冲着皇宫的方向哐哐的磕头。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百姓们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表示他们对皇上,对朝廷官员的感激。

因为朝廷不仅让他们能活下去,更让自己的亲人入土为安,这可是生死间的大事呀

而这样有情有义的朝廷,老百姓们觉得必须支持谁敢再在他们身边造谣,他们都得打死了。

吴村长满怀希望,带着村子里的小孩子们,回家了吴小二也跟着一同回家了,他要回去帮着自己的父亲,一同将圈子里的后代养大。

这些孩子都是他们吴家的后人呀

有想进村子的百姓,相互约好,大家再重新组成个八姓村,共同生活。

一路走回去,老百姓们跟着士兵一起干活,一起刨坑,让这些死去的老百姓们入土为安。

甚至在回去的路上救活了不少人,有一些自己爬出来的百姓,勉强的存活下来了。

不得不说,人的命真的是很顽强的存在。

将领们带着兵卒们一路行走,一路救助,接受到了很多村庄老百姓们的挽留。

兵卒们都年轻力壮,不仅帮助老百姓们入土为安,还帮着收拾村庄,搭建房屋。

基本上将能做的事情都给做完,让很多老百姓们都心存感激。

原来村村都养着家禽,灾难中也没将他们带走,等回来时发现不少的家禽竟然溜溜哒哒的自己回来。

“宰羊,吃肉”

“鸡鸭鹅吃了来来来,别客气,多亏你们了。”

老百姓们毫不客气杀猪宰羊,热情的款待帮助的兵卒

让这些本来都厚着脸皮的兵痞子们,都有一点不好意思,如果不让他们吃,也许他们偷偷摸摸自己宰了吃,现在亲自做给他们吃,就有一点不好意思了。

于是兵卒们只能在接下来的救助行动中,更加的卖力

兵卒们越卖力气,百姓们就越发的客气,形成了良性回循环。

这让很多的兵卒都有一种真实的感觉,他们真的是在救助百姓,真的是为国为民的兵

似乎在这救助的环节中,就连将领们还有兵卒们都有了新的感受。

为了百姓,为了天下,为了苍生,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朝中的文官们对于朝政的拨款,还有对老百姓的救助,一点都没有打折。

一车又一车的粮食,送往灾区,更多的物品救助的东西。

就连很多不是朝堂中的人也受到了启示,尤其是唐大儒的言论传播了出来。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皇朝中还有其他的人士也觉得自己是其中的一环,不想被甩掉。

于是各种捐赠也参差不齐的出现,谁让唐大儒重点点名表扬了很多富家太太的捐赠行为。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心理,施粥,送衣服,确实在帮助解决了流民问题。

“只要是对的人,做了对的事情就应该接受表扬巾帼不让须眉。”

唐大儒题字,司徒皇帝下圣旨赞赏。

让一众很多富家太太,甚至是官家太太,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本来就是善心,为家中孩子祈福没有想到善心有得善果。

而有聪明的女性,似乎在这种赞扬当中,瞅出来了一点点苗头。

同时朝中的文官有了一个新的流行模式,那就是看书,唐大儒说什么书籍,他们就找什么书籍看

果然受益匪浅,书中自有的道理,他们竟然没有融会贯通。

书都白读了,唉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

地震无情,人有情。

一个月多的时间,在满朝文武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的危险都扼杀在摇篮中了。

危难关头,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渡过难关。

终于在年尾将坏事儿换上了一个句号。

新年即将到来,新年新气象希望明年是一个好年。

唐大儒也很开心,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没有多做休息,终于有休息的时间了。

唐大儒摸摸自己的脸,他都觉得自己要老了,整天操心操的太多。

“哎终于可以休息了开心呀”

唐大儒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悠悠哉哉的喝一杯热茶。

不过这屋子可真是冻脚脚呀,不停的搓着脚。

唐大儒似乎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每天干的热火朝天时,还感受不出来寒冷。

这突然间一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