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特别厉害,以后你也要好好念书,当个大老爷一样的人。”
“读书就能变成大老爷吗”
“读书能变成官老爷,但是官老爷可不能成为大儒呀要读书最厉害的人才能成为大儒。”
“大儒好厉害”
“对,真厉害呀,都能预测地震呢,地龙翻身人家都能知道,这就是上知五千年,下知五千年是最厉害的读书人。”
“那以后俺也要成为”
“哈哈哈,以后可要努力读书”
随着微风吹过,似乎将这欢声笑语传到了更多的地方。
席地而坐,老百姓们已经认命,相信皇上不会不顾不管,也相信能预测地震的唐大儒
就在京城的御林军们开始骑马在京城中快马加鞭行动着。
皇宫中,司徒皇帝一夜未睡,翻看着所有的资料。
朝中的大臣们也没有睡,每个人眼中都充满血丝,却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干劲十足。
整个朝廷都在运转中,朝廷六部,相互协作,后辈资源已经启动,只等着皇帝下达命令就开始救助。
“回禀陛下,京城中房屋倒塌过半,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听从安排,躲过此灾”
“出现仅仅百人伤亡,数百人受伤,伤亡原因各异,大多数是不听从安排,未出门避难,导致房屋坍塌时,直接砸死
受伤者都是骚乱时,受到多人踩踏导致的腿骨摔伤,还有多人躲避灾难时,掉落于缝隙中,导致扭伤
百姓们还在等待着是否可以行动”
御林军侍卫前来禀报,他们在京城中快马加鞭的行动,消息来得最快。
“好好好”
司徒皇帝激动的说道,行走间更是意气风发。
如此大的天灾,竟然仅仅出现百余人的伤亡,如果这百余人听了自己的话,又怎么会出事儿呢
“传朕的命令,可以行动了,但是让城卫兵们严格防守,不得出现任何的行为。
一经出现,乱世当用重典,直接砍杀在地,不用压入大牢,浪费粮食”
司徒皇帝斩钉截铁的说道,眼神里充满了霸气,不容别人在此时跟他有对着干的想法。
“遵命,陛下”
御林军得到命令,恭敬的退下,离开皇宫后,骑上马开始在京城中传皇帝下达命令的口谕。
京城的老百姓们行动起来,皇上都下令了,可见应该没什么大事。
而且听到皇上说的,如有做奸犯科者,一律砍杀,大家都觉得这个命令下达的好
毕竟平凡的老百姓们很少有作奸犯科,他们经常受到压迫,而现在皇帝的口谕,在肯定能杜绝大多数的烧杀抢掠的行为。
老百姓们打心眼儿里对司徒皇帝的认可逐渐上升,觉得这才是好皇帝呀
京城似乎活了起来,嘈杂的叫喊声音,邻里之间相互救助,你帮我,我帮你大家收拾一番。
能再住人的房子,也接纳了附近不能住人的邻居们。
虽然遭受了苦难,但是患难见真情,此时老百姓们还都是向前看的。
朝廷百官各司其职,甚至有不少的官员都通知家中夫人,做好吃粥行善准备。
文武百官在很多事情上,立场不同,利益不同,所以会经常的打架,平时恨不得死同行。
但是真正到了干正事儿的情况下,还真是没有人会冒着遗臭万年的想法,在这次时间搞事情。
当然一些偷偷摸摸趁水摸鱼,捞一些小利益的官员,也不是没有,但是大多数的官员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干仗,在什么情况下得干正事
官员们都不傻,都是考上来的有学识之人,又怎么会做一些真正下三滥的事情呢
就算做真正下三滥的事情,那也有一层遮羞布呀。
司徒皇帝先是下重招,要么就别让他发现,要是让他发现有官员趁乱搞事情,那直接打死,三代不能科举
文武百官无论恐惧是头上的刀,还是为后代着想,至少表面上他们答应了司徒皇帝,绝对会勤勤恳恳的帮助老百姓赈灾
下达命令之后,司徒皇帝突然间想起来自己的挚友啊,还在小屋里。
司徒皇帝此时对于唐大儒真是全方位的美化加滤镜了,抱上唐大儒的大腿,他就不打算再撒手了。
瞅瞅此事,被史官记录在册,以后自己就是圣明之君,预测地震,京城几十万老百姓未有大伤亡。
司徒皇帝仰天大笑,就想问一问还有谁
所以此时他终于回想起来,自己的挚友啊,唐大儒还在监考。
“应该不会出事吧大儒可是亲自提出来地震的,又怎么会出事儿”
“如果本次会试团灭,朕的栋梁啊不会的,不会的”
司徒皇帝似乎终于想起来自己的挚友了,赶紧派人去把唐大儒请进皇宫。
言大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