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章
前往京城的路上,唐大儒也已经感受到了气温的下降,果然越往北边走气温越低。
尤其是越走越到了秋天,秋意渐凉,各地刮的风都是不一样的温度。
唐大儒这两三年一直生活在温暖的南方,并没有感受怎样的寒冷,作为有钱人家的老爷,屋子里外都烧着火炉。
只要不是出门作死,唐大儒还真没感觉出来有怎样的不便
因为贵族的生活真的是很优越,没有让唐大儒想起在现代那么便利的生活,很多仆人真的能够代替机器。
但是,出门身不由己,唐大儒真文弱书生的体格,连唐钱氏都比不上,圆润的身材,还是能够抵挡住严寒的。
“啊嚏啊嚏”
在马车里,唐大儒打喷嚏的声音,接二连三没有停止的时间。
唐钱氏也是忧心忡忡,自家老爷不听劝,她也真是无语了。
“都说良药苦口,老爷你也得听劝呀,该喝药就得喝药,提前得预防,姜汤得多喝”
唐钱氏喋喋不休的说,真心觉得对待自己三个孩子都没有这么体贴,孩子都没有这么任性。
唐大儒表示自己不吃不吃就不吃,自己没耳朵,没有听到,他真的是太讨厌喝药。
一想到要喝药,唐大儒两只眉毛都揪到一起,形成一个川字,世间竟有中药这种东西。
此时的唐大儒非常渴望药片,宁愿挨针,实在不想喝那一碗又一碗的苦汁儿。
尤其是中药,什么花椒,大料,大蒜,大葱能吃的,不能吃的,都能放进去熬一碗,让人魂魄升天的“孟婆汤”。
“我很快就会好了,为了不喝药,我也会很快就好了。”
唐大儒浑身都透露着拒绝两个字,反正就是一脸非暴力不合作。
唐钱氏还真没有心理强大到一定地步,让这些侍卫们抱住唐大儒往嘴里灌药的这种技能。
于是只能在食疗上下功夫,食疗见效慢,是一个长久调节身体的好办法,但是不是一蹴而久的事情。
不过庆幸离着京城不算太远,到了京城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唐大儒的身体应该就无大碍了。
遭受病难的唐大儒在心里已经将司徒皇帝骂的狗血淋头。
唐大儒一脸病态却不失风雅的身姿,其实非常符合世人的审美,以扬州瘦马为前提,喜欢弱白瘦的形象。
更不要提唐大儒,本身长相非常的俊美,年纪大,并没有抹去他的英俊,美人美在,骨不在皮。
就像唐大儒一样,青竹般的气质,因为病弱,时不时的咳嗽声符合所有读书人,对于真正的名士的向往。
唐家一行人,当车队停歇时,看到唐大儒走下来一身白衣,微风吹拂,宛如飘飘欲飞的仙人。
众人都张大了嘴巴,心里不停的给唐大儒点着赞。
“娘哩大儒又变得很好看了呢,从来没有觉得竟然生病也能变好看了。”
“很神奇哟”
就连唐钱氏原来是忠于唐大儒的人品,现在是始于唐大儒的颜值呀。
风流倜傥,流着鼻涕的唐大儒,时不时的打一个喷嚏,在病苦中终于离京城,只有半日路程之遥。
京城,天子所在之地,庄严而又肃重。
对比繁华似锦的扬州,杭州等地如果比喻成娇羞可人的美人,京城就如同雍容华贵的正房夫人。
这座历经多个朝代的城市,再次因为拥有了新的主人而变得热闹非凡。
作为王朝中的首都,京城不同于其他的地区,因地制宜,风景秀丽。
京城城内的划分,更加的横平竖直,非常的有条理性,也看出来了,阶级分明的存在。
全国最尊贵的人家就在京城,天上掉下一块板砖来砸到的人头,十个中有九个可能都是皇亲国戚。
打开的高大的城门,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人流不绝,这就是热闹非凡的京城。
而今天司徒皇帝微服私访了,没错,他要来接应自己的挚友,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情非常的不地道。
但是没有办法呀,司徒皇帝十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唐大儒亲自开口求东西。
司徒皇帝觉得他身上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可以让挚友唐大儒想要的东西。
于是坑蒙拐骗各种手段根本就不计较得失,司徒皇帝只要唐大儒他来到了京城,想走,就很难走掉了。
于是早朝过后,司徒皇帝早早换上便装,出门等着自己的挚友了。
司徒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满满,决定用心的等待,毕竟他做的不地道。
“都干嘛呢排好队别插队”
“谁要敢插队,小心军爷给你鞭子吃”
守城的城卫们语气十分不和善,但是却没有动手动脚,喊了两嗓子,本来闹哄哄的老百姓,也不敢直接插队了。
进城门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