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九章修(3 / 7)

眼之后,背着手离开了。

盐荒,由此戛然而止

毕竟只需要坚持三个月的时间,朝廷就会掌控一切了。

最后,作为地头蛇的漕帮也得到唐大儒的亲自接待。

翁连虎还纳闷儿呢,自己漕帮一群走灰道的就差成为水匪的人,能帮唐大儒干什么事儿

“希望漕帮出人,暂时充当捕快,帮助青莲学子安定地区稳定。”

唐大儒充满信任的目光,看向翁大当家的,他以为这次又可以凭魅力成功。

可惜呀,文化大当家的大字儿不识一个,不懂唐大儒的魅力。

“俺回去考虑考虑,还得听一听兄弟们的话。”

翁大当家的委婉的拒绝了,在他看来这事简直就是费力不讨好。

唐大儒也吃惊,原来他也有魅力不成功的时候,果然这个世界是现实的

不过唐大儒也没有在意,也点点头“如果漕帮有想体验捕快工作的人可以报名,想直接转行,也可以。”

翁大当家的对于唐大儒的提议,完全没当一回事,

拜别了,唐大儒之后,翁连虎才发现原来他们还能干官府的活呢。

回到自己的地盘,翁大当家的还将唐大儒说的话当笑话一样的说给了帮众。

在翁大当家的看来,漕帮属于行走在黑白两道儿的存在,虽然他们不会故意的招惹老百姓。

该交的税收也会去交,但是,他们可不想真正走向白道。

但是出乎翁大当家的意料,他的小弟们似乎对于成为捕快,很有兴趣。

“俺原来就特别崇拜捕快,威风凛凛的。”

“小六子,你一说其实我也觉得挺好玩的,要不要咱们试试,反正就是这几个月。

“过过瘾也不错,再说了,俺觉得唐大儒不骗人,你看看各地老百姓都吃上官盐”

“对对对,咱们就当帮唐大儒忙了,俺娘说了,唐大儒是好人”

“俺爹跟俺娘也说了,别人也许不可信,但是大儒应该是好人,要不然江南也不会这么平静。”

长得高高壮壮,看起来十分不好惹的几个年轻人,其实一张嘴说话,就能让别人感觉出来他们的憨厚。

大家议论纷纷,接到这个任务时还觉得挺兴奋。

毕竟漕帮都是被捕快追着跑的人,什么时候还能干点儿这种好人好事。

虽然漕帮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干的活不好,但是绝对比不上捕快。

尤其是在所有人眼中,漕帮就是混江湖的不是好人,而捕快多好呀,月月有俸禄,街坊邻居还很看好。

“”

翁大当家的张了张嘴,没有说出话来,心想还不知道原来自己的手下有这么多小心思呢

庆幸自己没有将话说死,还有缓和余地。

翁大当家的抵挡住了唐大儒的魅力,但是架不住唐大儒拥有广大的群众们的好基础呀。

于是,漕帮分出一批人,有的是断臂干杂物的中年人,有的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

漕帮的人下放到各个县城,带着唐大儒的书信,去帮助青莲书院的学子们。

青莲书院年轻的学子们带着一腔热血下乡,他们以为自己在做一些真正的大事。

谁知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些俗事。

让这些年轻的学子们去高谈阔论可以,他们很能说,也非常有才

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吟诗作对,张嘴就来君子六艺,每个拿手

但是学的这些东西,对真正深入底层百姓没有任何毛用啊

老百姓们不懂得吟诗作画,也不懂得什么君子六艺

他们就知道,村里的二溜子,王麻子,游手好闲,偷了自己家的鸡

自己家来偷偷摸摸,不知道拿走了一点啥

你说你有理,他说他不是,这到底怎么办

“你们作为秀才老爷,举人老爷,肯定有办法辩解,谁是真是假。你给俺们找出来,俺家的鸡到底是谁吃”

村里的农妇什么都不懂,说话大声嚷嚷,一点都没有女子的矜持。

这个地区出现了偷鸡摸狗事件,对于不食人间烟火的青莲学子们,这就难为他们了。

他们闹不清,为什么一只鸡一把米,甚至几根儿菜,都能闹起来。

还有其他地区出现了,老娘告儿子,说儿媳妇不孝顺。

青莲书院的学子按照律法,要打这个儿子,老太太一听要打自己儿子。

老太太直接急了“那不行,俺亲儿子不能打你们断的这是什么啊

俺就想让俺儿子跟儿媳妇听点话,多多的孝顺俺,谁让你们打俺儿子了。”

青莲学子急了,直接掏出律法,一字一句的为老太太解释“按照律法,您儿子现在是一家之主,那就得挨打,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