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顶级花船(2 / 3)

唧qaq心想“友人啊你快来助朕一臂之力吧”

对此唐大儒表示拒绝自己软饭吃的倍儿香,不愿意离开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钱府所在的沧州,自古就是贫穷县,读书人非常少,但是对于读书的热情,此地的读书人也不在少数。

自古沧州出悍匪,此地百姓多为屯兵,说话中都透露着一股子彪悍的劲儿。

由于沧州原来就是犯人流放之地,后来发展成一个县城,但是骨子里面这边儿的百姓还是非常的彪悍。

后期仗着大运河的经过,沧州也发展成了重要的运输枢纽。商人落户此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此地仍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传统那就是“镖不过沧州”。

目前国内所有的镖局都有自己的镖旗,无论是走运河,还是找官路运输,都会高高的扬起镖旗,警告往来的绿林好汉们,不要截自己的镖

有一些闻名全国的镖局,比如龙门镖局,很多地方的绿林好汉或者是劫匪,知道自己打不过人家,也就不会轻易的动用这些知名镖局的货物。

但是通用的道理,在沧州,就不实行

“镖不过沧州”说的就是不管哪个地方的镖局来到沧州地界,都得早早地将镖旗收下来。

沧州悍匪们就喜欢截道不听话的镖局,那扬着高高旗子的镖局。就喜欢硬碰硬,就喜欢这种硬汉

有的镖局非常客气,一进沧州地价就把镖旗收了起来,可能沧州的悍匪们这么一看就觉得人家很上道啊,很尊重自己的行业呀

沧州悍匪可能一开心,就直接护送人家再走十里地

沧州钱府,也算是传承几辈儿的有名的富商,也算是当地有名气的人家。

最近钱家的人外出都喜笑颜颜,引得当地的人家都纷纷的猜测是不是出门捡钱啦

钱府内宅中,唐钱氏正和自己的弟媳还有母亲在一起说话呢。

钱老太爷和钱家主坐在绣凳,微笑的旁听。

“大姑姐可是真熬出头来啦,你是不知道大儒消息都传到沧州啦,我们沧州人啊,就支持唐大儒。”

钱章氏羡慕的说道,引得众人纷纷应和。

反正也觉得自己大姑姐要钱有钱,丈夫出众,儿子女儿都出息,简直就是五福之人呀。

“银宝啊,你就多住些日子吧。正好也让你亲侄子多多。也跟着姑父学习一下”

钱老夫人拉着自己女儿唐钱氏的手,一身珠光宝气的老太太,体态圆润,声音说话洪亮。

她也疼惜自己唯一的嫡女,毕竟以后真是见一面就少一面。

唐钱氏也想在梁家多待些日子,但是她更想去看看自己的女儿呀。自己女儿过得好不好呀

“谁说不是呢我也算是苦尽甘来啦就是夫君他死脑筋,说什么都要去看看明珠过得好不好”

唐钱氏拉着自己母亲的手,一脸惋惜的说道。

反正唐钱氏一家人回娘家,就是踏踏实实的回来装一圈。

唐钱氏的内心似乎也已经得到了治愈,活了大半辈子了,年少幼时所遭遇的一切似乎已经被时间给抹平了。

唐钱氏回到沧州就是想跟自己原来的那些闺蜜或者是死对头说一声,

“老娘,过得太好啦小日子过的别提多舒服啦”

在一旁沉默不语的钱老太爷和钱家主,由衷的感觉非常的神奇。

真是人的命,天注定,人是摸不准也猜不透的呀。

当年整个家族或者是沧州一样大的女孩,现在算起来就自己家大姑姐过得好呀

当年钱家大小姐钱银宝,要才学没才学,要长相没长相,家世更是商人出身。

按照当年的标准,商人家的大小姐能嫁给一名落魄的秀才或者是举子,那都算是烧高香啦

谁又能想到现在所有读书人,不管是当官的,不当官的,最钦佩的读书人是他们家大姑爷唐大儒呢

只能说一个人的运道真的是非常的神奇的

当年沧州四大美女过的都没自己家大姑姐好呢。

想到这里,钱老太爷跟钱金宝都忍不住想让自家大姑姐多住些日子,想沾沾对方的好运呢

“大姐,我又倒腾了一批啥都不知道的古玩,要不要给我姐夫送去”

钱金宝也就是钱家主小眼聚光,眼珠这么一转,就是一个主意。

同时他也是一身圆润,身材敏捷的大胖子,钱家人站到一起算上唐钱氏一个接着一个的就像是套娃一样。

这些年钱金宝跟自己姐姐唐钱氏,一直就没有断过联系,姐弟二人的感情甚至是比出嫁前都要好。

“行啊,你正好去送去吧。就是看看钱多多将两个儿子带到哪儿去了可千万别去花船呀,

我夫君唐大儒真能打断我两个儿子的腿呀”

唐钱氏说的正开心,就这么随口一吐槽。

却没看到自己弟弟钱金宝,胖胖的脸颊都抖动了一下。

钱多多是目前沧州县城,有名的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