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看破不说破(1 / 2)

书房内三人各自想着自己心思,夫妻俩人细细琢磨,体会心得。过了好一会人,再次响起张国庆的疑问。

周孝正不介意让女儿女婿多了解那些老封建们的顽固不化思想,更不介意让他们深刻领悟新旧思想两者之间的冲突。

很多事情,很多真相,看似很复杂。其实化繁为简,总结归纳后无非都是一个目的,利益。

古语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真的,就靠孩子们自己读几本书,终究还是太浅薄。

要是论起教导,周孝正自认还真没几个人能抵得上自己。哪怕那些还存世的老先生们,他们僵化的儒家思想早就不宜如今新时代。

从古至今,掺和着国外近代史上著名人物,他一一举例分析。再次用他那超越当前的眼光征服了“新人类”的小两口。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体会

周娇与张国庆早就无心吐槽。他她爸都已经分析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局势,接下来他们两口子该怎么玩

谈完正事,论起杂谈。

“要是论出身,他们哪位真是八辈子贫民祖上下来八辈子都是贫民,那世代下来智商得有多低”

周孝正随口而来的一句玩笑,逗乐了张国庆与周娇俩人。还真别说,那年月没点家底人家还真供不出一个文化人。

有些东西看破不说破而已。

张国庆随即笑道“爸你可不知道就这个问题,莫老在易老前面终于掰赢了一回,他说他爷爷还是为奴的下人。”

顿时,书房内响起一阵哄然大笑声。

以前谈起祖上历史,各个巴不得脱离泥腿子家史,谁还会以祖上身为奴才为荣如今倒是好了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悲哀。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乐于欣赏闹剧,随之一笑。

深冬的一个白天,忍无可忍的胡大夫再也不愿意守在四九城,留个一封书信带着胡叔出了远门。

独守院子的哑婶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家干着街道办的手工活。除了日常必需,她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

周娇去了几次,虽然见她过得悠然自在,可还是有些担心。

虽说现在没有人敢盗窃入室,可万一呢还有她很怀疑真得遇事,等哑婶击响脸盆水桶后会有多少人过来帮忙

胡同口第一家住了三户人家的大杂院。不知哪位“高人”将红小兵请来,硬说住西屋的那位孤身老太太是地婆。骄阳似火的八月,六十多岁的老人咬口不承认,没几天一命呜呼。

还有贯穿这条胡同的不远处分叉小胡同,一座二进四合院,里面一对经常携手相伴溜达上街的老人,前不久刚刚“畏罪”上吊自杀。

相距不远的第五个院子,被搜出一摞一摞的线装书,那家人至今还要接受监督,在扫公共厕所,时常被孩子们扔石头

这样的氛围,这些人的遭遇之后,还有人能热心出来维护左邻右舍们的安全平时有胡叔这位退伍残疾军人在,倒是不担心,如今嘛

到24日购粮日这天,周娇在张国庆的陪同下来到胡同小院。

老胡同里的灰砖墙贴满大字,各家的红漆院门也难免褪色斑驳,门前石鼓、石狮子早就不见踪迹。

冬日暖阳下,再也见不到往年那些熟悉一幕幕

零零散散的坐着上了年纪的晒暖老人,还有四处玩雪仗乱跑的小孩们,墙角根卖爆米花的老头。

不止这些不见了,原先的大树不远处,那家小饭馆也紧闭门板。

去年这个时候,里面还总有喝着散酒的老爷子们坐在里头,他们或是下棋闲聊,或是抿着小酒儿唱曲儿。

也不知往后还能不能品尝到三分钱的火烧夹焦圈、一分钱的豆汁,还有三分钱买一碗豆面的丸子汤。

放一勺芝麻酱,再放点香菜末,倒点辣椒油,真是色香味全。一个早点花个三分钱,您就算齐活了。

而这一切也许将会再也没法重现,成为历史,成为胡同里的光阴故事。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周娇夫妻俩人来迟了一步,小院大门紧闭,只好去往附近粮店寻找哑婶。长长的队伍里没出现她的身影。

张国庆突然拉了拉周娇,指向粮店门口。那可不就是哑婶正与粮店工作人员正在比划手语

胡大夫和胡叔是开了证明探亲回老家。

按照出差需要粮票,可以在自己定量的粮食指标内领取粮票,所以这次哑婶除了领取她本人口粮,还得领那两位粮票。

这其中涉及外出日期长短,复杂程度难以一一描述,哪怕哑婶多次说胡大夫已经事先处理好。周娇也担心她因无法开口会遇上有人恶意为难。

此刻见状,夫妻俩人赶紧迎着哑婶而去。倒是没想到越靠近,越能听清楚邻居谭奶奶她们的声音。

听着她们有意在炫耀胡叔的光荣事迹。

夫妻俩人相视一笑,放缓脚步。真是有心人

陪同哑婶回去,待了一会儿,周娇见她真得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