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本来绿意盎然充满生机的山峦,在夕照之下染上了一层秋的萧杀。叶小天站在山坡上,看着他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前进。
丁山一战,他的军队阵亡八百多人,伤一千余人,其中重伤员已经送回后方治疗,轻伤员则不下火线。
丁山关在第三天上午的时候被他们突破了,八门虎蹲炮至此已经毁损了一半。紧接着,叶小天一鼓作气,接连攻克铜鼓和严村两地。
这两地地势不及丁山险要,而且他的士兵经过丁山血战,迅速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战斗经验和军心士气较之先前有天壤之别,故而虽有减员,战斗力却比之前高出一倍不止。
当然,这种明显的战力提升,通常都只发生在第一次参加这种大战的军队身上,就像一个初上战场的新兵,实际上并不是他的战斗力提高了多少,而是之前因为张惶失措,战斗力发挥出几成的问题。
叶小天的兵虽然不是第一次上战场,可是相比于此刻的战斗,之前的战斗虽不能说是村民械斗,却也比山贼火拼强不了多少,这才是真正的沙场,真正的死亡地狱。
铜鼓和严村两地连连攻克,此刻眼看着他的大军雄纠纠气昂昂地前行着,叶小天心中充满了自豪。讨伐杨应龙,对他而言无异于一场大练兵,这场战争结束后,他将拥有一支千锤百炼的铁军,那将是他最坚实的倚靠。
镇守丁山的播州守将穆照在破城之际弃关而逃了,他刚跑到铜鼓,才缓了口气,叶小天就追来了,迫不得已只得再逃,才逃到严村,叶小天的军旗又招摇而至,穆照马不停蹄地逃到楠木洞,这才稳下阵脚。
楠木洞、山羊洞、简台洞其实是三座山。三座山上各有一座大型山洞,可以藏兵,这里的地势十分险要,可这里是进攻娄山关的必经之处。必须打下来,否则一旦被敌军由此切断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穆照逃到楠木洞后,立即接管了这三洞的防务,他的残兵再加上此地的驻军。以及临时征召来的农夫百姓,不下数万人,连营扎寨,漫山遍野,气势非常骇人。
叶小天见状,知道凭他一路人马不能硬攻,便驻扎下来等候刘挺。刘挺率中军赶到,问清山上情况,立即兵分三路,同时向三洞开战。迫使他们不能彼此呼应,只能各自为战。
刘挺亲自督战,左手举着银子,右手举着大刀,高呼“卖命的有赏,不卖命的斩首”裸的金钱利诱外加军法威慑,没有半句大道理,可当兵的还就听这一套,三军用命,奋勇杀敌。势不可挡。
刘挺不断地调兵遣将,不动声色地就把明军在浑战中渐渐调到了上风头。眼见计谋得遂,刘挺突然下令纵火,大火熊熊。向播州军卷漫而去,播州军只得避入山洞防火。
却不想刘挺掩军杀至,在洞口堆了柴薪继续焚烧,大火虽然蔓延不到洞里去,可那浓烟滚滚,却是无孔不入。那山洞中其实另有通风口。奈何通风口太小,根本来不及散去烟气,远远看去,那三山之上的通风口好像三个大烟囱,播州军被堵在洞里活活熏死无数。
楠木、山羊、简台三洞一举被攻克,只是扑灭大火又很是费了一番精神,许多生长千年的珍贵木材因此付之一炬。洞中搬出许多尸体,逃至此处的穆照终于没得继续逃了,他被人从洞里拖出来,因为靠近通风口的原因,他还没死,只是脸儿熏的小鬼儿一般,同样只是晕厥过去的还有本地的守将吴尚华。
杨应龙得到丁山、楠木相继失守的消息不禁大惊失色,娄山关是播州大门,一旦洞开,大势去矣。
杨应龙不欲在娄山关倚险与敌决战,拼兵员消耗他哪有朝廷的底气,杨应龙想御敌于外,于是马上命令他的儿子杨朝栋、杨惟栋和他的族弟杨珠各路一路兵,分别由松坎、鱼渡、罗古池三路向刘挺发起进攻。
于此同时,他坐镇海龙屯,分遣兵力,迎战其他各路兵马,一时捉襟见肘,穷于应付,此时他才追悔莫及,感觉军师当初所言不假,不该收缩兵力,而是该主动出击,奈何此时醒悟却已晚了。
锦衣卫在黔地经营多年,又岂是只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他们的暗线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朝栋、杨惟栋和杨珠各领万余兵马,浩浩荡荡的出征,这又岂能瞒得过他们的眼线。
锦衣卫的消息迅速传递到了刘挺的案头,因为叶小天和罗大亨的特殊关系,洪百川对他另眼相看,所以他也第一时间得到了情报。叶小天接到情报,马上就去见刘挺了。
刘挺帐中不少将领,不知正在议论什么,一见叶小天进来,刘挺向他点头一笑,示意他坐下参与议事,叶小天就在旁边板凳上坐了下来。
这些军将里头,叶小天职位最低,但论实力,仅次于总兵官刘挺,所以大家都认识他。大家也都知道他与刘总兵关系不错,这个先锋官,固然责任重大,何尝不是在送功劳与他,所以对他便又高看了几分。
刘挺接着先前的话题道“我军如今连战连胜,士气如虹。不过杨应龙先前曾几次诈败,施诱敌深入之法,继而利用他对地形的熟悉,包抄埋伏,反败为胜,不得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