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
所以他回想起来,还是从小亲厚的黛玉好,从没有劝他读书,该与他知心的。
宝玉道“妹妹南北奔波,身子可安”
黛玉道“多劳宝二哥挂怀,我一切安好。”
宝玉讨好黛玉,此时刚刚重逢,便是待她好一些也没有什么,便将北静王所赠蕶苓香串,珍重取出来,转送黛玉,但求她一笑。
宝玉讨好说起这东西的好处来处,黛玉厌恶地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
黛玉掷还这物,宝玉也只得个没取收回,但心中却不觉恼意。自己看重的林妹妹厌恶别的男子,便如北静王那边俊美风流的男子,她也不喜,这对于宝玉来说还有一种高兴的感觉。
但是王夫人见黛玉如此折辱宝玉心中暗恼,更觉不能让她配于宝玉,拢了儿子的心去。
宝钗听说是北静王的东西,心头一动,那北静王是异姓四王中功劳最高、皇恩最重的,此时虽已娶了王妃,但是侧妃未满。当他的侧妃也是上玉牒的,可比嫁给无官无爵的宝玉要强。
可是宝钗苦于没有门路,宝玉小小年纪又是个痴的,哪里会为她做媒
正在这时,听人来报“毓亲王妃进府来了”
迎春是皇家儿媳,品级在那里,而且上皇尚在身份就更重几分。
她不像黛玉是纯粹的亲戚晚辈,所以从贾母、邢夫人、王夫人而下,皆起身去门外相迎。
想原著中一个皇帝的普通妃子省亲,她们还要穿诰命礼服,没有诰命在身的也要穿得光鲜,在大门外候几个时辰。
迎春的排场是极小的了,他们到了二门,便有司棋带着两个小丫鬟提前进府来报“王妃说了,老太太不用太过劳驾。”
于是老太太回垂花门等着,别人迎出大门外,不一会儿,王妃的轿子就到了荣府门外。迎春下了轿来,众女皆以国礼参见。
迎春向长辈回了半礼,道“去看看老太太吧。”
说着,她被王熙凤等女孩簇拥着,一群人浩浩荡荡进门,又在垂花门见了贾母,然后转往荣庆堂。
迎春与贾母分左右坐在上首,余下女眷按身份长幼而坐。
迎春才道“早半个多月,我们也已回京,但是实在抽不开身。前日听说老太太病了,我派人送了些药来,老太太可试过,可还受用”
贾母笑道“倒叫娘娘挂念了,年纪大了,总会有几分不爽利,如今也不妨事了。就是下头的人瞎紧张了,才去烦了娘娘。”
迎春道“老太太多加保重才好。母亲、嫂子、妹妹们担心老太太,也是她们的孝心。”
大家闲话一会儿,迎春才问黛玉“林姑父身体可好些了”
黛玉道“多谢二姐姐,爹爹身体虽还虚弱,但总算行止无碍。今日大朝去了,否则也会来给老太太请安。”
迎春说“那药可还够用”
黛玉说“府里还有呢,我侍候爹爹服着,他好多了。”
黛玉说的“侍候爹爹服着”是指林如海服下药后,黛玉会用她炼出的一点内力助他的胃气运转,吸收药性。
迎春点了点头,才说“我这次随着王爷南下,正是奉了皇命的,那江南官场实在是一片混乱。听说我们府上原和甄家是老亲,不知今年可有往来”
贾母到底见得多了,道“这回是十分凶险了吗”
迎春冷笑道“为了对抗皇上,甄应嘉是不但派了刺客,还要去炸河堤,甄家被抄家罢官,甄应嘉和几个兄弟是保不住性命了,就是不知那府中的少爷们如何。嫡支女眷押回京了,得了皇命后发卖,庶支的就在南边发卖了。”
迎春说着,不禁瞧了王熙凤一眼,王熙凤没由来得心头一震。
贾母抹着泪道“也是可怜。”
迎春道“他们若是可怜,那百姓可辜皇家恩典他们三代担任体仁院总裁,除了奉圣夫人的旧情之外,也因为他们接过驾。但是万不该贪得无厌,伸手进盐政。”
贾母是个老太君,她有她的阶级立场,只又问“奉圣夫人如何了”
迎春道“我们倒没有为难她,只不过上月她自个儿病着去了,年纪实在不小了。”
若是照着贾代善和上皇是同辈,那么奉圣夫人比贾母还高了一辈。但是迎春嫁给了司马煊,贾母又是和奉圣夫人同辈的。
贾母听了,面上悻悻,迎春才改口道“且不管这些事了。却有一见大喜事,不知老太太可听说了没有”
贾母道“有何喜事”
王熙凤凑趣道“莫不是林姑父他要升官了”
迎春笑道“林姑父已经上折致仕,但是这喜事可比升官还要喜呢”
探春道“快说快说,王妃没这样吊着人的胃口的”
迎春才道“我们王爷在南边办案,那定北侯正是扬州人,奉皇帝从旁协助。定北侯便如汉朝冠军侯一样年轻有为,当初在北边,大约也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至今也没有成亲呢因为林姑父助他寻回了老太君,两人往来投机,定北侯便向林姑父求了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