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香安置好,就来问。
“行,让厨房烧水我要沐浴,对了,让隔壁的厨房,给福叔,刘叔他们多做几个硬菜。”
确实有些累。
马车颠簸死人,即便是走官道,也大坑套小坑。
能颠死人。
“是,小姐您的膳食,有特别的交代没有”
“清淡些,少盐少油就行。”
等沐浴完毕,穿着一身自制的古代款式的休闲装,披散着一头湿发。
坐在桌子前,慢腾腾的吃着午饭。
她的嘴不挑,只要不是太难吃就行。
家里的厨娘做的饭菜味道不错,素菜做的味道比寺庙的斋菜还要好。
午饭过后,披散着湿发,去到后院散步。
第一天,到了庄子就没有出门。
翌日,顾嘉敏打开一直锁着没有人打开的庄子上的库房,趁机在里面放入五十亩水田的稻种。
进门站在一侧,对着刘大说,“刘叔,我娘交代的稻种就在里面,你让人搬出来。我记得娘交代的怎么育种。我教您与几位叔叔育种。”
其余四位也跟着一起来小庄子上做事,帮顾嘉敏照顾高产的稻种。
之前三天,其余的四位王强,谢原,袁鹏,钱三风,做完两座庄子对庄头的暗查。知道他们没有问题,为人公正,也是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兵,他们回复完以后,就答应顾嘉敏的请求来陪他在小庄子上居住。
他们四家也举家搬过来暂时居住在小庄子上,对于他们来说,居住在庄子上还是居住在京城里面,差别都不大。
刘大与几人点头,“好,劳烦敏敏了。”
“没事,娘也是无意中得到这批粮种,只是不知道是否真的高产,能增产多少担”顾嘉敏故作担忧的说。
“敏敏,没事,能增产两担一担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不能增产也无事。”刘大劝慰着眼前的小姑娘。
“嗯,也是。”
水田中,已经深耕细作好,撒上了农家肥。
趁着最近几日有阳光,院子里,到处是编制的密密实实的竹席,上面按照每亩需要的种子斤两分开晒稻种,前后要晒上两三天。
晒好以后用特用的方法选种,之后就是消毒,还有浸种等。
每一步看似简单,却也有外行人不知道的小技巧。
有事情做,顾嘉敏过得充实自在。
在庄子上教人育苗,育苗以后的,农田里,又再次深耕细作平整,又再次撒下了农家肥,田里蓄满水。
等水稻正在的移栽完毕,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
五十亩水田中都撒下了鱼苗。她想着稻花鱼,也是一笔小收入。鱼还能吃稻田中的虫子,能一举两得。
现在的稻田也没有什么化肥,什么农药之类的,养鱼是正合适。
“春香,走吧”顾嘉敏穿着短衫长裙,宽大的裙子,洒落在四周,一身浅绿色的短衫,还背着小背篓,手中拿着铲子。
教授她武功的武先生还有教授她琴棋书画的文先生,每天都有一个时辰武,与两个时辰文。
五日休沐一日,今天是她的休沐日,昨天淅淅沥沥的下了一天的雨。今儿她要上山去采蘑菇。
“诶,好嘞。”主仆俩一路蹦蹦跳跳,跟着庄子上的几位婶子一起上山采蘑菇。
“采蘑菇的小姑娘,清早背着个小竹筐”心情极好的顾嘉敏唱起自己的第一世时世界中的儿歌。
“小姐,小姐,你教教我怎么唱”春香羡慕的问。
“好,你先听我唱一遍。先熟悉熟悉,然后再教你。”
主仆俩稚嫩的歌声,洒遍附近的山林。
顾嘉敏的庄子隔壁是一座很大的山庄,据传说是皇后名下的庄子,但没有得到过证实。
因此,顾嘉敏的这座庄子,虽然只有一百亩,但位置好,是近郊,极其难得。其中还有占地几十亩的庄子,庄子背靠大山,前面是一处深水塘,占地二十亩的,几十米深的大水塘。
一百亩水田就在水塘前面,左右分布。
庄子上没有佃农,全是自己庄上的人耕种,农忙时会请短期雇工。
转眼就是九月底,水稻可以收割。
如今刘大,王强,谢原,袁鹏,钱三风五人跟疯了一样,恨不得吃住在水田边。五人轮班看五十亩水田,日夜轮流。
清早,曙光还未乍现,钱三风带着一起轮班的庄子上一位男子来接班。
走到谢原身边,学着他一样蹲在田埂上,出神的望着边上的谷穗。金灿灿,沉甸甸,全都压弯了腰。
“老谢,收割完晒干,一亩田能有几石”
“能有五石”谢原也不确定的回答。
“我瞧着不止。”钱三风伸手摸摸稻穗,满心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