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嘉敏摸摸小家伙的几根黄毛,撸啊撸,手感差了点。
但比撸猫不会差,还蛮舒服的,“好,等你大哥坐下我们就开吃。”
家里人吃的满嘴是油,都舒服的喟叹。
“好好吃,娘你做饭的手艺是越来越好。”老四卫四刚吃的啧啧有声。
顾嘉敏不搭理老四,倒是问卫磊,“石头,你大爷爷大奶奶没有说什么吧”
“奶,大奶奶没有明说,只是嘀嘀咕咕的说送少了。我没有出声,没搭理她。”
“没搭理就对了,以后也别搭理她。”
顾嘉敏说完,咳嗽几声,然后说道,“老大老三老四,咱家暂时不分家,但从今天开始,你们在做完家里的活,自己做什么挣的钱,无论是挖到药材还是别的挣的钱,都归你们各房。
老三老四,我知道你们兄弟俩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分家。盼着我死,我以后也不指望你们两个为我养老送终。
但暂时不能分家,给你们四五年的是假,也攒攒私房,到时候分家以后,你们两个也能第一时间盖好房。
我先说好,等几年,不是我想留你们两家,是想着公平一些。老大家的三个孩子都在读书,你们两家现在都只有两个孩子。
孩子多少我不管,但至少让你们一家至少有一孩子读完初中。再多我也不管不了,没法子,你们自己想分家想的都魔怔了。”
卫三刚,卫四刚兄弟俩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讪讪干笑,“娘,我没有想分家”
亲娘什么性子,兄弟俩都明白。嘴硬的死活不敢承认。
娘真要倒下了,他们倒也不惧,但娘现在活蹦乱跳的,他们可不敢闹幺蛾子。
“哼,没有,说的好听。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俩在前段时间,打的什么主意。我之前是懒的戳穿你们。今天与你们说,是想告诉你们四人,在我面前别想搞什么鬼,安安分分的,到时候也能和气分家。
老三家的,老四家的,你们两个也是。别想在挑事,再让我知道你们挑事,回娘家就是你们唯一的退路。
即便日后分家了,收拾你们俩,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一身的煞气,直袭两位儿媳。
胡春秀,夏珍被吓的不轻,缩着脖子,咕哝着说,“娘,我不敢。”两人差不多是同一时间说的。
看来真是吓的不轻。
转眼就是几个月的时间,春小麦在七月底已经收割完毕,亩产八百斤,吓傻村里的老把式们。
现在在收玉米,村里的老把式们议论纷纷
“啧,母老虎家的粮食今年都是大丰收大增产啊”
“可不是,你说她家的粮食咋增产的”
“谁知道,大致是运气吧。她家种地的是那三个小子,种地能比过我们”有一位老烟民,不相信的说。
“那倒是,几个小子还嫩着呢论种地怎么也种不过我们。”
都好奇的很。
都眼巴巴的等着母老虎顾嘉敏家里的玉米剥好晒干,再称重量,看看亩产多少斤
顾嘉敏把竹席摊在自家的院子里的晒场上晒的玉米,没有如村里人那样称重,晒干直接入库。
库房的钥匙她一个人掌管着。
她大致估算了下亩产千斤,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秋收完毕,家里的房屋全检修一遍,还掀了茅草换瓦片,换了屋顶的木梁。在东西厢房还特意一边加盖了一间屋子,给老二一家回来居住的。
虽然依然是土坯砖瓦房,但住的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年后,刚过完正月十五,乡里变公社,村子变生产大队。
以后龙山村就变成了龙山生产大队。
一年的时间,好似眨眼之间。今年已经有了干旱了迹象,但不明显。
作者有话要说 预收文求收藏
家有炮灰快穿by传山
故事一: 豪门好婆婆
玉珍: 我家儿媳好,孝顺,懂事。
演员儿媳: 我婆婆好,第一次见面就警告我老公 ,既然认定了就不要见异思迁。是千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好婆婆。
故事二: 德妃
德妃: 我的儿媳都不错,懂规矩,知书达理,善解人意。
四,十三,十四福晋: 母妃好,人美心善,从不给我们爷赛小妾
故事三: 六零好婆婆
玉珍: 我说下家规不准婚内出轨,不准打老婆
儿子们: 是,咱家您最大,什么都听您的。
故事四: 五零好婆婆
故事五: 红楼老太君
贾赦原配张氏
故事六: 末日好婆婆
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