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时,顾父说,“荒地改造已经完成,一亩菜园,六亩水稻田,五亩果园。水田中已经蓄好水,底下以后撒了几层土肥料。
已经在育晚稻苗,不出意外,十月咱家能吃上自家种的大米。”顾父骄傲的说。
最近,他没少找曾教授他们取经。荒地的改造,他全程参与。自认为已经成了一位新农民。
“爸,家里的事情你管,不用和我说。我相信我老爸的能力。爷爷奶奶,妈,我不吃了。梵梵放假了,你们看着孩子,我出去了。”
顾嘉敏快速的吃完早餐,拎着包就火急火燎的跑了出去。
“这孩子,现在风风火火的,一天到晚都不着家。”顾母小小声的埋怨。
顾爷爷说,“我觉得挺好,在农村锻炼锻炼,挺不错的。以后再去做的别的,也能坚持还能干好。”
老爷子说了,顾母作为儿媳也就不再说了。
两年的时间,不炒作不出风头,不上节目,基本不主动出境。顾嘉敏收获大大的。
如今的龙江村,漫山遍野的桃树,春天一到,粉粉的桃花,点缀着龙江村,风一吹,落英缤纷,美不胜收。
六月份一到,满村的桃子香味。与醉泉飘散出来的酒香味,能迷醉每一位进到龙江村的外来客人。
桃子与酿酒相结合,无论是单卖桃子还是做桃酿,在市场上都是供不应求。
村民不需要依靠外面打工,在家里管理果园,酿酒,还有种好田,就能致富,这是真正的让农民依靠田地赚到钱。
结合醉泉的泉水,精心培育出来的新稻种,被取名龙江稻。
稻种种出来碾磨后的大米,香气扑鼻,比一般都粳米要糯一些,口感更甚市面上的大米。
可惜无法量产,毕竟泉眼的泉水有限。
一年全村也就集体种植几亩水田,然后作为限量的高档礼品出售。
这个龙江米,更是供不应求。
顾嘉敏家里,是例外因为顾嘉敏的贡献付出,每年能享有十斤龙江大米的配额。钱还是要出的。
两年的时间基础已经打好,外出打普通工的年轻人中年人,都回到了家里。
圆满回到舞台的她,踩着两年来,几乎很少穿的恨天高,哒哒的走在台里的办公大楼。
站在门边,刚准备敲门,办公室的门打开,走出来一人,是台里的一位重量级的男主持人古一涵。
正好迎面撞见,古一涵一愣,忙扬起笑容,打招呼,“是嘉敏啊,许久不见,还好吧”
“挺好的,你呢,还好吧”眼前的顾嘉敏与古一涵熟悉的那个顾嘉敏,无法重叠起来。原本很熟悉的人,却有觉得很陌生,跟以前不认识似的。
“我也挺好的。来找台长的吧快进去。”古一涵带着疑问,却面带微笑,挥手离去。
他哒哒的走在宽敞明亮的走廊中,心里却在翻江倒海。
想起刚才遇到的顾嘉敏那神采飞扬的样子,他知道昔日的那位主持大神又回来了。
但他与她之间的好友关系,终究是因为时间,还有一些他都理不清的原因,疏远了。
回到演播室那边后台的休息室,古一涵静静的坐下。
身边的一位靠坐过来,问道,“一哥,咋了 ,魂不守舍的”
“没事,你们对对台本对的怎么样”收起松散的心神,强迫自己主意力集中。
“小事,已经对好。”
“那就好。”
台长办公室,台长示意顾嘉敏坐下,他正在讲电话。
顾嘉敏也没有闲着,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仰头喝完。
金台长好笑的说,“看你现在的样子,那个我们熟悉的顾嘉敏又回来了。”
“我一直都没有变,但也能说每年都有变化。金台,我的工作怎么安排,如果我们台安排不了,我就自己安排自己。”顾嘉敏笑的温柔,声音也轻柔。
“能安排,对于你这个第一书记,台里可不敢怠慢呦。”金台开着玩笑,说道。
手中的一个文件夹递给顾嘉敏,“你看看吧,台里准备开一档真人秀。先瞧瞧,你准备准备,你是常驻嘉宾。”
顾嘉敏打开认真的看起来。
许久才抬起头来,身边已经坐下一位中年男人。顾嘉敏觉得他有些陌生,不认识他,诧异的望向金台。
人到五十,无论是脸还是身材,都维持的不错的金台,推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给双方介绍。
中年男人是最近几年新崛起的综艺导演明昌。
“原来是圈内顶顶大名的明导啊。你好。”主动伸出手握手。
明昌可不是蠢货,知道眼前的顾嘉敏即便过气也不是自己可以欺负的。
他脸上浮气客气而恭敬的笑容,“顾老师,可千万别折煞我,在您面前也只是算一个后辈。您好您好。”
“好了,都是同事,甭客气。直接进入主题吧。”金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