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谢家金堂(2 / 3)

书“松年可出来了张伯父是亲自来的,还是叫管家来的”

玉书忙道“张少爷还没出来,张大学士是亲自来的。”

金堂赶忙把小点心往嘴里一扔,几口下肚,再饮了一口茶,方同徐九道“舅舅,我先去拜见过张伯父咱们再回。”

徐九忙也跟着站起来道“我和你同去。”

金堂点了点头,没有拒绝。两人又一道下了马车,去了张家马车边上。

张大学士掀开车帘看了他一回,放下心,道“我就不叫你上来说话了,等明日你休息好了再来。”

张学士说完,又看向徐九,道“今日家去,切记不可叫他食大鱼大肉,应以清淡为宜。”

金堂两个俱都应下,又说了几句,才回了自家马车。这一回,才是家去了。

金堂今日的吃食是早就吩咐过的,照旧是一碗鸡汤银丝面,只是厨下又炒了素菜丝,和鸡腿肉撕成的细丝拌在一处,用来做配菜,倒是吃着正好。

金堂吃过饭后,又谢了一番徐九夫妻,说是改日上门拜访,才亲自送了他们出门。为了金堂考试的事儿,徐九夫妻已在谢宅住了一旬有余,今日金堂考完要休息,他们也该回家去了。

次日一早,金堂梳洗后先将自己的策论默了下来,才去了张家。

如今谢父和李恪都不在身边,金堂在涂州认识的最厉害的大儒,也就是张大学士了。所以今日去张府,是要去估分的。

四书五经的默写和经义,都有书可循,所以这部分金堂自己翻一翻书,就能估个差不离。诗文倒是太过主观性,除了韵律格式,还有一个玄乎其玄的灵气在,这个灵气好坏,此时全握在考官手中。不过只要格式韵律不差,内容不太堆砌,大体是不难的。

所以真正需要特别关注的,也就是策论了。

金堂被领进张家书房时,张松年已经在了,金堂行过礼,便将自己的策论摆到了一旁的桌案上,而后坐到了张松年身边。

“我看你怎么一点儿都不觉得困倦”张松年说着,还打了个呵欠,“我现在还头疼得厉害呢。”

“我每日早起惯了,不管平日多晚休息,这会儿都不太困,等午时再睡一会儿就是,”金堂说着上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昨日回来可叫大夫看过了”

“没事儿,大夫说我就是累的,”张松年说着又小声道,“你离得远不知道,我那附近有好几个被抬着出去的,我出来时也还听说谁谁谁又在客栈烧得不省人事,以至于错过了考试的时辰。还好我们是顺顺利利的考完了。”

金堂点了点头,心里也有几分后怕,道“得亏我姐夫从小就叫我练着体魄,我原先还不肯的,此时方显出这事儿的重要了。”

张松年忙附和道“可不是吗,咱们童试每回只考三日,还是分了三个时候考,我那会儿还觉得从考场抬出去是夸大其词,如今自己真正考了九日反正我是不想再进去第二回了。”

“那可未必,”金堂道,“乡贡院是不必进了,可京城贡院呢,到底还是要来上最后一回的。”

张松年被金堂这么一点,立刻笑开了,道“可不是吗,也就是最后一回的事儿,承你吉言了”

张大学士见两人说着说着,便跑到了会试去,倒也没泼二人冷水,只道“如无意外,你们俩还真就只剩最后一回会试了。”

张松年闻言眼前一亮“祖父你的意思是,我俩这回乡试必是过了”

金堂虽早有心理准备,可此时若能得到张大学士的认可,也觉得有些激动。

张大学士捋了捋胡子,笑道“只要你们诗文和四书不出大错,必然名列前茅,我瞧着金堂名次应当还会更好,便是解元,也未必没有一争之力。”

“果真”张松年倒是比金堂反应更快,高兴的拍了拍金堂的肩,“好兄弟,我祖父的话,从来没有假的,咱们只等着报喜吧”

这头放下心,张大学士也不给两人说他们策论中的疏漏之处了,且等着成绩出来之后再提不迟。

其后不过几日,乡试放榜,金堂和张松年难得定了贡院对面的金蟾楼,亲自出门等成绩。

进金蟾楼时,金堂习惯性的四下扫了一眼,不想瞧见两个有些眼熟的人。等到上了楼,金堂才想起那两人似乎在当初一道考童试具结的几人中,至于姓谁名谁,金堂却不记得了,总归不是什么需要认识的。

金堂和张松年才在二楼坐下,就瞧见一人往这边走了过来。来人穿着一身青色学子服,瞧着普通,料子却是雪锻的,显然是有出身的。

果不其然,在那人过来之前,张松年悄悄同金堂道“那是现任知州之子孙尧。”

“张兄,可算是见着你了,我几次给你下帖子都说要好好读书,今日凑了巧,咱们可得好生乐呵乐呵,”孙尧表现得和张松年十分熟稔,他偷偷看了金堂一眼,见他连站都没站起来,脸色稍稍变了变,却又很快笑着看向张松年,“这位是”

张松年面上笑容不变,先对金堂又介绍了一遍“这是咱们涂州现任知州的长子孙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