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也说了我半天,让我把缝纫机自行车转手卖出去,也能周转几个钱。可是这钱既然花了,我还是当彩礼置办的,怎么能卖出去呢,这也太不吉利了。不过通过这事我也长教训了,以后绝对不会再大手大脚了。”
众人听陆建军这么说也觉得他虽然不会过日子,但毕竟是年轻人,又在县里上班,周围同事都是县里的。
年轻人,要面子,陆建军这么做也不是不能理解。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陆建军买的三转一响也都是很实用的。
既然陆建军已经从中明白了道理,事已至此,也不必再说他了。
二爷爷就说“你要经过这事情真懂事了也就够了,只是少不得要委屈苏知青了。”
苏敏赶忙说“不委屈不委屈,二爷爷,知道陆建军真心和我过日子,我就不委屈。”
“好,苏知青真是个懂事明理的好姑娘。对了,三山,我听说咱们公社是不是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不如你跑跑门路,把这名额给苏知青”
陆三山说“今年咱公社确实有上大学的名额,就是没有建军这层关系,只凭着苏知青见义勇为这件事,争取这个名额也不难。我本来也打算等等和苏知青谈一谈,看看她要不要去上大学。”
苏敏听这话吃了一惊,忙忙摆手“不,不,二爷爷,大队长,可千万别。”
二爷爷不解的问苏敏“怎么苏知青不想上大学”
苏敏心想,不是我不想上大学,而是我想自己考大学。
这离恢复高考只有一年多了,她没必要去争这个名额。
推荐上大学,虽然不用考试,可还不知道会被推荐去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呢。
而且马上就恢复高考了,这种推荐来的大学生含金量低,过个五六年估计还不如人家当年毕业的高中生呢。
陆建军倒是没听过这个消息,他看了看他爹,他挺想让苏知青去上个大学的。
现在苏知青只是民办教师,要是上了大学,怎么也能当个正式工。
苏敏说“二爷爷,您也知道,这大学一上得上好几年。我都准备和建军结婚了,实在不适合再去上大学。再说了,咱全公社谁不知道陆队长最是公平公正。要是为了我让陆队长去争取这个名额,那不是坏大队长的名声嘛。我现在有工作,日子过的挺好的,实在是没必要费这个心思。”
二爷爷说“也是,苏知青你都准备结婚了,再去上大学也不好。难得你还为了三山的名声着想,是个好闺女。我们建军小子真是有福气啊,能遇上苏知青你这样的好闺女。”
苏敏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陆建军倒是厚脸皮的说“是啊,能遇上苏知青是我有福气。”
这个订婚宴苏敏真是发现了陆建军的另一面。
她真是佩服陆建军,明明是过年见面的时候才知道他们闹了乌龙,只能改婚期。
这没多久陆建军就把事情在家里长辈跟前圆回来不说,还帮着苏敏狠狠的刷了一波好感。
甚至从利益方面也给了苏敏很多保证,不仅说婚后他净身出户,还把他婚前买的房说成是苏敏的。
家里亲戚都知道房子是苏敏的,以后要是婆婆小姑子去县里看儿子,在儿子家住几天,和苏敏发生什么口角,都不能冲着苏敏喊,这是她儿子家,让苏敏滚出去之类的话。
就是搁在苏敏那个年代,陆建军能这么都是难得的了。
何况还是这个男女不平等的年月。
陆建军的良苦用心实在是让苏敏感动,同时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作了。
陆建军不知道苏敏的苦恼,他只是做了他觉得应该做的,努力对苏敏好,尽力在他结婚前就打消他娘以后仗着婆婆的身份折腾苏知青的可能。
在回城的路上,苏敏坐在陆建军自行车后座,问他“你老实和我说,你还欠人钱不要是还欠着,我等会给你钱你先拿去还了。”
陆建军就知道苏敏肯定会问他这事“没,真没了,建民的钱虽然在我手里,但我只是替他拿着。你也知道他的性格,我就怕万一有人找他把这钱借了,等他结婚的时候要不回来,所以就先人一步问他拿了。至于大嫂二嫂,我有足够的钱还她们两个。只是因为晌午那话,我就先还了二嫂,等明年过年的时候再还大嫂吧。”
“那就好,陆建军,咱们都是未婚夫妻了,你要是在钱上不凑手,和我说一声,我拿给你就行,别随便找人借。”
“好,好,对了,敏敏,你现在虽然是在怀安县当民办教师,但是你的户口还是在你老家。我原本是觉得你户口在老家也好,怎么也是城市户口。但是你和你爹闹成那样,我就想问问你要不要把户口迁过来”
“迁过来可我们没结婚,怎么迁啊我又不能落户到你户口本上”
陆建军说“这不是买了房嘛,我就想着你户口直接迁到那房子下,这不就成了。”
苏敏扬声说“不,不,陆建军,咱们提前说好,那房子是你买的,我可不能要。”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