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游记后对温知秋多了几分好奇和好感。
翻出温知秋曾经的作品来看,无论是纽扣还是大惠山都颇为有趣吸引人,甚至格林童话的译本也比后来再译的几本更见功力。行外人倒说不出什么来,只是觉着温知秋的译本看起来要更舒服更有意思,而看过其译本再去翻看其他的版本时,总是感觉这里或是那里少了些什么。
对于自己搅起的风波很是满意,温向平打算着趁几篇游记都发出后一鼓作气发表札记,眼下这些还只能算是预热,定一下读者们的心而已。
温向平将自己从前写的札记,乃至在鲁省时曾经写给苏玉秀的情书都翻了出来。因着主人的爱护,纸张都保存的极好,其上的笔迹都清晰整齐,一丝皱褶也无,整整齐齐的被小夹子夹在一处,右上角的时间则表明着每一张纸的诞生日期。
温向平一一翻看过去,时不时在手边的白纸上写下什么。
苏玉秀刚从温苏记回来,换下鞋便直直朝着她和温向平的屋子走去。一开门,果然温知秋正看着纸张入迷,全然没有意识到天色已暗,光线不足。
苏玉秀没好气的打开灯,
“你这做爸爸的老是给孩子们不做好榜样,到时候带起了眼镜,看你还有什么底气教训蜜果儿少看电视。”
温向平再一次被妻子抓包,尴尬的挠了挠头发,转而站起身来惊讶道,
“都这么晚了,我去接蜜果儿放学。”
乌飞兔走,如今进入了又一个深秋早冬,天黑的早,此时不过才五点左右,天色已经肉眼可见的暗沉了。
苏玉秀哪里还将希望寄于温向平身上。这人有什么毛病她还不清楚么。就是个一写起来就不管不顾的,有时候苏玉秀当真是要以为自己生了四个孩子,除了温朝阳和甜宝两个大些懂事些,蜜果儿跟温向平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装傻转移话题的模样像了个十成十
苏玉秀嗔他一眼,将手上的包挂好在墙上,转身就要去操持晚饭,
“爸妈早就去接了,哪里还等的着你。”
温向平悻悻的套上外套,在门口换好鞋子,
“那我去接甜宝和朝阳。”
纵使两个孩子都已经是半大的孩子了,上的学校离家里也并不远,到底天色暗了不安全,再加上上次杨贺的事情温向平仍旧心有余悸,每天都要亲自去接孩子们回来。
等父子仨冒着冷风到家时,蜜果儿已经坐在凳子上抱着自己专属的小碗小勺眼巴巴的看着苏玉秀和李红枝来来回回的端着香喷喷的晚饭了。
为了弥补自己今天再一次被妻子抓见工作不开灯,温向平深深嗅了一口空气中弥漫着的饭香,夸赞道,
“好香啊,玉秀今天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端着碗筷出来的苏玉秀没好气的扫了一眼讨好笑着的温向平,旁边的三个孩子瞧见了偷偷摸摸小动作不断,你拽拽我的袖子,我戳戳你的手,总归都是暗着为又被母亲逮到错处的温向平默哀。
蜜果儿年龄小,不像哥哥姐姐已经绷得住表情,肉乎乎的小手捂着嘴巴,露在外头的眼睛却弯成了月牙,小肩膀还一颤一颤,显然是偷乐的不行。
温向平对苏玉秀笑得越发讨好。为了温向平一家之主的威严,苏玉秀不爱在孩子们面前和温向平耍脾气,当下也没有再难为丈夫,接话道,
“是咱们上次在杭市吃的片儿川面,尝尝看正宗不正宗。”
温向平闻言立马夹了一筷子呼呼吹了两下就塞进口中,嚼吧两下伸出一个大拇指,
“好吃,正宗的很,我媳妇儿真厉害。”
苏玉秀这下也绷不住脸了,噗嗤一笑道,
“就你嘴甜。”
“咳咳――”
被当了背景墙的苏承祖咳嗽两声,暗地里瞪了温向平和苏玉秀一眼。这小夫妻俩真是的,恩恩爱爱回屋里去不行偏在饭桌上孩子们都在的地方,不臊的慌
温向平连忙坐正,口观鼻鼻观心的吃面。苏玉秀也正了脸色,正好捉住一个偷偷摸摸打算去吃今天第三块甜糕的小馋鬼。
蜜果儿可怜巴巴的看向苏玉秀却没有得到任何的松口,只能故作深沉的叹一口气,抱着自己的小碗吃饭。
玩笑是玩笑,温向平的评价却没有半点糊弄。
别说这道杭市的片儿川面,就是麻球定胜糕梅子酒,鲁省的大馅饺子梅菜扣肉,苏玉秀尝过之后,回来狠劲儿琢磨了几天,又试了几天就能做的有八分味道,剩下两分则受到了不同地域食材的影响。可以说是相当有天赋了。
原本蜜果儿还愁着回了沽市没有杭市点心吃,结果转头苏玉秀就给鼓捣了出来。可以说,家里最欢喜苏玉秀舌头刁的人就是这小丫头了。
在得到了一家六口人的一致好评后,苏玉秀便斟酌着用量增增减减,每样儿都做了小份的放在店里出售。
一开始为了试水还只当做赠品小样赠出,等到温向平的杭市多情出刊后,苏玉秀索性在门口的小黑板上又放了个支架,把新周刊翻开到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