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1 / 2)

六零年代农场主 屠静 2540 字 11个月前

刘大进父女两个好几天都愁眉苦脸的。尤其是老头子。抽着烟长吁短叹,看着已经显怀的女儿叹道“你问过他没有,真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都一声不吭的。”

刘大进的闺女,也就是申清远的老婆,村里人现在都喊她申嫂子。也是揪着心。忐忑不安“我我不敢提这事”越是丈夫不开口,她越是不敢说。好像谁提起这事,就是戳破了一层窗户纸。她知道申清远想家,可是他如今已经结婚了难道真要抛弃自己和孩子嚒

想到这里,申嫂心里惊慌,恐惧,愤怒。重重交织在一起。她抓着板凳想“对呀,他不肯说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他真有这个心思”

想到结婚的时候,丈夫的沉默,到这个今年高考消息出来他的反应,都给申嫂一种不安的感觉,她心里对丈夫真的有信任嚒匆匆结婚的二人感情基础也是这短短几个月。况且如果申清远真要远走高飞。她又能如何呢

申嫂无力的垂下了手。

刘大进看到闺女这副样子,心里火烧火燎,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嘴里念念有词“不行,不行,不能这么就让他走。你们已经结婚了。你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他拍打着手背念道“你就是他的人,说什么你爹也不会交他就这么打主意。”女婿走了,剩下孤儿寡母又是怎么回事。他能看着外孙没爹么

说完,申嫂扯住她爹的手,带着哭腔说“这也不一定。”她抹了抹眼泪“清远不是这种人,爹,他很老实的。”

“老实个屁。我实话跟你说了。今天支书跟我说,给知青拿的报名表,多了一张。你说是谁拿去了”他提着扫把一摔。骂道“别说他,你知道隔壁村七婆怎么说,之前嫁到隔壁村的几个知青,都拿了报名表。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还要插翅膀飞天不成瞒着婆家干这种事情,没有王法了“

申嫂目瞪口呆“这这怎么会有这种事“

“我去找支书的时候,正巧碰见七婆,你瞧见没有,那么大年纪了。哭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好端端的媳妇,跑了

“你说,这都是什么事呀。”

插队知青很多已经在大屋刘呆了近乎十年,正值青春年华,有些看不到回家的希望,顺其自然的留在了村子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现在这样的尴尬。

有奶牛场那边的京都文化部青年没有影响,这批人都是从首都被送到这里,其中就有著名诗人“艾草”。和书法家姜恒。他们有些人是被批成了臭狗屎,送来做苦力,一听到要高考,一个个都扔了锄头准备复习。

一听说高考以后,知青可以返程,村里有些和知青组成家庭的人就不乐意了。都跑到公社来理论。

可是无论他们怎么想,上线下乡的知青绝大多数都想参加今年的高考。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如果考上了。他们就能回城。重新见到自己的家人。时隔多年,这些知青回家不再是机会渺茫,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这样的机会太珍贵了。

钟家姐妹三个在永镇中学上学,得知高考恢复以后,学校受到的震动是最大的。不出多久大妮就背着粮食口袋和书袋回家来了。顺便还带了三张高考的报名表给钟老爹看,眼里都是兴奋的神色,在老师和校长的耳濡目染下,学生们隐隐都感觉到这是一件相当好的事情。遂喜笑颜开。

“爷,你看。我们班班主任说,这次一次性连初中部都能参加高考。就每人发了一张报名表。”她把报名表往桌上一放,三姐妹对视一眼,叽叽喳喳的说“爷爷你看,我们都有哩。”

钟老爹很感兴趣,他戴着眼镜费力的看了半天,神情似苦涩,扶着膝盖叹道“丫头,赶上了好时候呀。”摸了摸钟莲的头,指着表对她说道“晓得了吧,读书还是有出路。家里砸锅卖铁供养你们不容易,你们要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

说完,指着伟华“你爹妈以后还靠你们哩。”

伟华点了点头“爷爷,我一定认真读书。”

说完,钟老爹满意的点了点头。

无论知青是去是留,这次整个公社的干部都没插手,既然国家现在的态度是鼓励他们参加高考,那么这些村干部根本不会管这闲事,和之前严防的态度大相径庭。没了这层阻碍,这些知青有的当场就办了报名手续。

报纸上说考试的时间是11月27日。实际上,这里大部分人都好几年甚至是十年没碰过书本了。所以为了筛选出真正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人,这次高考分为两场,初试过了才有复试,知青所里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十月份了。得知真正距离高考的时间只有四十天。所有人都差点疯了。

四十天

在这时候,连村小学的老师都开始复习了。他们还常常摸书本,那些到大屋刘呆了时间长的知青,已经完完全全成了农民,一双手是劳作的手,一张脸是风霜摧残过的脸,青春已经过去,大脑逐渐迟钝。真正在每天下工后偷偷摸摸学习的人少之又少,更何况坚持十年不松懈。有些人拿起书本学习的时候,本就是一点希望也没有。

刚来村里还好,等过了一年两年,已经没有人看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