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1 / 2)

六零年代农场主 屠静 2054 字 11个月前

钟伟华的名字方方正正的填在了黑框里。收表的行政人员看了他们两个一眼。又问了遍“确认无误了吗交上去就开始操作了,户口定下来,后面就不能再修改了” 钟母连忙说“麻烦你了同志。” 转身的时候,钟敬贤又开始抽烟起来。他靠在石砖上,眉头紧皱着。 “这事咱们做的肯定没错。伟华,必须是伟华。”钟母确认似的说道。然后连忙掏出了资料证件。钟家的户口都在大屋刘,现在能填一个是一个。等到了周末的时候。远在村里的老两口才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这点上,夫妻两个起码是站在一个阵营的。 伟华的户口转到了宝塔镇,他成了钟家第三个城里户口。黑色的皮质首页上烫压的字体郑重而醒目。他瞪着圆乎乎的眼睛。问道“我以后要跟妈一起住吗”旁边的钟老太哄他说“伟华以后是城里人啦。” 钟母拦住了钟老太,她犹豫不决的说“娘,我跟敬贤要上班,肯定带不了伟华。他要是去附近的实验中学上学。肯定还要一个人带。” 钟老太诧异,转头一想,儿媳上工也是要紧事。便说道“这有什么伟华继续留在村里,念村小不也一样。我带的过来。” 谁知钟敬贤却说道“娘咱们现在户口也转到城里了。伟华就能去实验小学了。干啥不比村小好。” 钟老太不以为意“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再说了,书念得好不好跟城里乡里有什么关系,这是靠刻苦努力才能出头,村里条件是不好,你记得你爹说过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你当时不也是村小读的书。”她想到一盘的四妮儿,补充道 “两个孩子一起念书就挺好,四妮儿又乖,带着弟弟不比他一个人读书强。” 四妮儿坐在饭桌上一言不发,乖乖扒饭。 伟华是家里的孙子,这重要性不用说,但是在钟老太心里,四妮儿也有一席之地。这大的也就算了,双胞胎的两姐弟需要分的这么清楚么伟华户口迁到城里,而四妮儿还在乡下,从这点上四妮儿就吃了亏。她心里忍不住就对四妮儿有些偏疼。 钟老爹吹胡子瞪眼睛的说“我跟你娘还要下地挣工分不去城里不去” 钟敬贤和钟母还是老实的,听了当爹的这么说,也只能依着老人家了。两人再工厂干了三个多月,手头有了六七十块钱。现在像他们这样的人家,还没分家的时候,钱都要给父母。钟老爹拿了这钱。便动起了盖房子的念头。 今年秋收的时候,钟老爹准备把老房子重新翻修一遍。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现在手头有点钱,他准备把房子盖大一些。并且准备作为以后伟华结婚用,子子孙孙传下去。因此格外的慎重和舍得花钱, 要盖五间大屋。宽敞明亮 这个消息飞到了陈家村,陈胡是个老实人,且十分孝顺。他家做的是木匠。因此硬是弄了几根老木头过来,全都是放了好几年的优质木料,水分都蒸发干净,这样的木头用来做房梁就极好。再来就是大姑芬芳也派两个儿子过来帮忙。过去的时候请水泥师父,找大木棒,扎成“井”字夹子夯土。铁丝扎着石榫窑。 陈平光着脚丫踩在泥里到处乱窜。草地上都是泥渣。陈安安静些。蹲在地上玩蟋蟀。被大姑看到了,气的眉毛都竖起来。一边打了一下屁股骂道“一个个我都使唤不动了。陈平啊,你不干活中午就给我滚回家去” “妈” 江夏就在这时候从猪圈后面冒出来。搂着两兄弟说“走跟我去挑水去。”他个头瘦的像个猴子,好像怎么都长不高。陈平喜欢跟他玩。两个人嘴里叼着狗尾草。一溜烟就跑到钟芬芳看不到的地方去了。气的她狠狠的跺脚。对着人骂道“光知道吃饭不干活喂” 另一边七八个人使劲,钟老爹佝偻着脊背去门口放了几百响的炮仗,这边炮仗尾音结束,几个泥猴窜到院子里到处拣哑炮。壮实的男人吼声跟着拔地而起。陈胡脸上涨红。钟芬芳跑过来说“喝点水不,我去烧了点水,你们要喝就在旁边自己倒。” 癞子也过来帮忙了,他是一天两毛钱给使唤来的。闻言嘻嘻哈哈的笑,冲着钟芬芬挤眉弄眼“多谢嫂子啊。” 地基是早就扯过线划好了位置。矮房子旁边开始盖,拆了一间盖一间,免不了和邻居打个照面。刘大夫一家一口人,也出来帮忙做饭之类的。西边灶屋最先盖,陈胡他爹刨了了一丈三的梁头来。打算盖房就盖两间灶屋。以后儿媳回来住一间,孙子住另一间。这是新梁头。一丈一尺半的檩条。再就是砖脚。怕屋子里漏水积水。砖脚是从砖窑弄来的。烧的是麦秸。 一般开窑烧个十天八天。不轻易开窑。不然就是十大车的麦秸。炉火不熄灭,推车的轱辘无法停歇。 为了搞砖头过来,得先和其他盖屋人家打商量。公社也要有人说话。第二次搞大集,村里人都不是很乐意。刘七叔就想了个法子,从隔壁镇弄了点煤过来,鼓励村人拿农产品过去换。现在砖窑烧起煤来。千米以外都能看到滚滚的黑烟。省下不少麦秸。屋子跟脚也要砌砖,钟家老宅院门口一圈围墙早就被村里人趴了个干净,为村里家家户户的墙壁做贡献。盖房砖块都是现烧的,垒了七八层。里生外熟的砖包内土坯墙。 冬至以前天气变冷的时候,房子必须要砌好。否则冻一冻,就白砌了。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格外的早秋收结束的时候,天气一日竟然下降了二十多度。吓得钟老太脸色发白,天还没亮就赶着两个小娃娃起来挑水活土。 冬天最痛苦不是要干活,而是推掉的老房子。只能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