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为何送你镜子”
男子汉大丈夫,照什么镜子那是小娘子们才会做的事情。
大郎实在淘气。
秦恪面色愈冷,掀开包裹,打开冯氏木匣,只见一精致圆镜静卧匣内。
镜面光洁透亮,照物纤毫毕现。
“这是镜子”陈川谷自然瞧见,顿惊呼出声,不可置信。
原来大郎所言之镜,乃新式玻璃镜。此镜照人,仿佛镜中存在与自己一模一样之人。
连耳垂上的小痣都清晰可见。
“容大郎”秦恪低喃一声,几不可闻,复轻笑起来,眉目生辉。
镜中之人,亦展颜低语。
思及容奚委托之事,秦恪重新置镜于匣,携之迈步出宅。
陈川谷都来不及问他去何处。
秦恪刚离宫,却又重返,皇帝惊奇不已,见其手捧木匣,忽福至心灵,既无奈又赞叹。
“大郎又制新物”
他眸光落在木匣上,等待秦恪开启。
匣盖打开,秦恪取镜置皇帝眼前,皇帝陡然被镜中的自己吓了一跳。
他瞪大眼睛,见自己鼻翼旁的淡痣都清晰可见,不由倾身凑近去瞧,镜中之人亦跟着凑近。
他反复观摩片刻,忽笑道“原来朕生得如此容貌。”
此前铜镜不仅不清晰,还易扭曲人脸,只能大致瞧出五官。
秦恪收镜入匣,面色柔和。
“陛下,今日朝议,程侍郎提议保障匠人首创之利,臣以为可行。”他见皇帝颇有兴趣,继续道,“大魏能工巧匠不知凡几,除容大郎,应有更多巧思之人。若朝廷设特殊奖励,必能激发创造热潮,繁荣大魏。”
皇帝无奈笑道“程皓之言,是你说与他听的吧”
两人相识十几载,皇帝虽未曾看透秦恪,却也有些默契。
程皓不过一狂热造器之徒,断说不出那般言辞。观近期秦恪之态,皇帝心中倒是明白几分。
“这些想法,亦是容大郎所提”
秦恪颔首,“臣以为,变革之本,是为百姓。”
话虽如此,然其中错综复杂,并不简单。即便新器便利,然造价昂贵,寻常百姓温饱尚且不足,又何来闲钱购得这些器物
唯富贾大户方能承担。
新器成为奢侈之物,又何谈造福百姓
两人皆知其中不易,沉默须臾,秦恪忽道“是臣心急,陛下恕罪。”
他是急容奚之急,方才失了冷静。
皇帝笑道“无碍,朕亦心急。不过朕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秦恪行礼,欲取匣离去,却被皇帝按住。
“镜子留下。”
“大郎已于信中详述制镜之法,臣欲往工部,不日陛下亦可得镜。”
这是容大郎亲手所制,自然得留在身边。
在大魏,也只有秦恪敢从皇帝手中夺物了。
皇帝瞪他一眼,无奈道“让程皓快些。”
青州临溪。
容奚正于书房看书,忽听窗户处传来声响,他抬首看去,见一熟悉身影,正倨傲瞧他。
他惊喜一瞬,立刻打开窗户,迎接白霜小祖宗。
白霜抖动长羽,傲慢立于书案之上。
容奚取下它足上信筒,展开观之。
信乃秦恪亲手所写,言及圣上赏赐将至,然他之提议并未得到圣上应允,后罗列缘由。
信览毕,容奚轻叹一声,却又觉得熨帖。
叹时代局限,感秦恪之谊。
他思虑须臾,执笔写信,给白霜喂了几块肉,让它将信带回盛京。
玻璃制造尚在起步阶段,无法量产,镜子就更不必说。
以目前情状,还是稳打稳扎为首选。
胡玉林心有宏愿,又建几处窑炉,雇大批工匠,烧制玻璃。他工钱给得极为慷慨,工匠们俱忠心勤劳,胡氏玻璃逐渐广传青州,甚至更远之处。
若论玻璃引起濛山县城热议,那么帝王圣旨,则令濛山县城如沸水喧腾。
迎接圣旨当日,县令沈谊领衙内众吏,与容奚、胡玉林、姜卫平一同听旨,声势极为浩大。
濛山县城上至耄耋,下及垂髫,无人不知容奚之名。
圣旨中,皇帝极力夸赞容氏子,并赏赐黄金布帛若干。先不论钱帛之数,单凭能得皇帝金口称赞,已是极大荣耀。
临溪出了个容尚书,如今容尚书嫡子竟也优秀如斯
白身如何匠人又如何容氏子与胡、姜二人,皆得圣上嘉奖,这是何等荣耀
胡运跪于人群之中,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儿子虽不能科举入仕,但柳暗花明,便是为商,也能得天子赏赐。
做到这份上,已是极致。这一切,皆托容大郎之福
容奚接过圣旨,极为平静。虽提议未得应允,然此事若广传天下,必有能人异士为得荣耀,潜心创造。
且,秦恪助他得皇帝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