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个故事(4 / 4)

烦心之事

不管是前朝文武百官闹哄哄,说季言之扩军一倍有伤天和,还是护送宫九进京的冯保一行途中遭遇刺杀,还是季言之偶然在藏书阁翻出一本引发了不少故事,名字为星邪剑谱的武林绝学,都让季言之大为不爽。

对于皇帝也当了几世的季言之来说,事情其实都挺好处理的。即使大多数的大名官员在季言之的眼中是白痴,是蠢货,是占着茅坑不拉shi的王八犊子,对于季言之来说,也是能很轻松处理的。

季言之之所以觉得烦,不过是因为听够了大明官员各种穷兵黯武的调调。国库里多余的钱,不用来养士兵,难不成养你们这些脑满肠肥的货色。

季言之不爽之下,擅长打嘴炮的文官们就此遭了殃。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会创建锦衣卫这种恶名昭著的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是为了啥,自然是为了侦察、逮捕、审问啊。这里面的侦察、逮捕、审问可不只包括大明的百姓,所有在朝为官,地方任职的官员都在侦察、逮捕、审问之类。

锦衣卫最强大时,厉害到什么地步呢厉害到大臣每天吃了几口饭,上了几次厕所,亵裤的颜色,晚上跟谁同房都查得一清二楚。

一旦掌握着锦衣卫这种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的帝王认真起来,不好意思,不管是谁,除非真正两袖清风、为国为民,都对锦衣卫感到惧怕

大明文官们一天叽叽的劝谏季言之莫要穷兵黯武,惹得季言之心情极度不爽后,唯一结果只能是每个叽叽歪歪文官的祖宗三代、日常都干了什么,都被锦衣卫调查得清清楚楚。

当然了,被查的官员们越藏污纳垢,季言之的心情就越不爽。

当季言之将能编写成一本书,官员们和亲族各种违法乱纪的资料完毕看完了,季言之的心情已经得到了升华。季言之深深的觉得,他跟这种注定要去阎罗殿安家落户的家伙们没什么好说的。他只要行使自己作为帝王的权利,该杀的杀,该流放的就流放好了。

这么一想,到上早朝时,季言之倒是不再板着脸,而是阴恻恻的笑了起来。

“最近朕看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爱卿们啊,谁有再跟朕详细讲解一下”

说话间,季言之依然懒洋洋的靠在宽大的龙椅上面,指挥太监们将自己已经看完,并在心中做了批注的官员日常活动记录表发给满朝文武看。满朝文武这一看可不得了,先是一半的人抖得不得了,然后一半的人直接冷汗津津的跪倒在了地方,不住磕头求皇帝饶命。

“饶命”季言之玩味的笑了笑“尔等不是一直口才甚好吗,朕等着你们跟朕好好的说一说,什么叫做炼制官币之时,当尽量以次充好,当尽量收铜器熔炼还有各位的姨太太们可真是比正位的夫人还要能干啊,一天收的各种孝敬都快要赶上普通商户一年的收益了真是能干啊,相信就算到了阎罗殿,也能继续这么能干的”

哦呵,季言之此话一出,原本跪着的官员们直接泪涕纵横,瘫在了光滑透亮的地板上,隐隐约约,更有一股尿骚味儿传了出来。季言之鄙夷的撇了撇嘴,然后果断的吩咐他的东厂副厂督带着东厂的人,将官员日常活动记录表中榜上有名的官员都给托下去,下了昭狱。

要知道明朝的昭狱可是一个不得了的存在,相当于直接只授命于帝王的私设监牢,也就是说从抓人到最后定罪,都是皇帝说了算,外人无法插手,就连行政和司法系统都无法过问。

当然了,季言之是个收拾人都得讲究证据的好帝王,所以将官员日常活动记录表中榜上有名的官员都下了昭狱,抄家的同时,也把他们的罪名以皇榜的形式下发各州县,并粘贴在了各州县城池门口。季言之此用意很简单,不是好名嘛,既然干出尸位素餐的事情来了,就要有遗臭万年的觉悟。在这基础上,季言之真的不介意好好的帮他们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o ̄︶ ̄o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我爱小熊猫 51瓶;园 18瓶;snodancer、水水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