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婚期(2 / 3)

钟意 初云之初 5938 字 2023-12-22

事,略微拖延了些时辰,李政进入后殿时,皇帝正用晚膳,他似乎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见儿子过了,自内侍手中接了巾帕擦拭嘴角,笑道“得偿所愿了”

李政上前向他问安,笑嘻嘻道“父皇明鉴。”

皇帝叫儿子起身,又摆摆手,示意侍从撤了宴席,道“婚期想定在什么时候”

李政道“我想定在今年秋。”

“今年秋啊,满打满算,也就是半年多了。”皇帝想了想,道“居士怎么说”

李政心中甜蜜,笑容也深了“阿意说,我的意思就是她的意思。”

“真难得,”皇帝揶揄笑道“你在居士面前,居然还有这么有脸面的时候。”

“父皇,”李政抱怨道“哪有这么笑话自己儿子的”

皇帝瞥他一眼,没好气道“但凡你有点出息,父皇就不会这么笑话你。”

李政哽住了,闷头不语,皇帝见他这样,倒真有点心疼,拍了拍儿子肩膀,道“那就把婚期定在八月吧,现下是正月,还有大半年的时间操持,也不算是赶了,至于具体的时间,便叫浑仪监去选吧。”

李政瞬间多云转晴,喜滋滋道“多谢父皇”

皇帝反应过来,气笑了,目光转着,想找东西抽他“你个混账东西,敢装模作样糊弄你老子”

李政义正言辞道“哪有父皇可不要乱扣帽子。”

“那就这么定了”他说“我让人去催一催浑仪监。”

“你快老实点吧,”皇帝气道“今日是初一,谁有空搭理你。”

“立太子妃是多大的事情别说是初一,就是年夜,该忙的也要忙。”李政觍着脸道“父皇拉不下脸来,我可不怕,这就叫人去安排。”说完,也没看皇帝神情,就脚底抹油,赶紧溜了。

皇帝见状,倒没再说什么,落座之后,长舒口气。

方才父子二人说话,刑光便候在一侧,见李政走了,方才含笑奉茶“太子殿下即将娶妻,等到了明年,想必便会有皇孙降世,陛下也该安心了。”

“是啊,”皇帝也有些感慨,饮一口茶,失笑道“不管怎么说,一切终究都在向着好的一面发展。”

李政的脸皮一点都不叫人失望,返回东宫之后,便吩咐人去给浑仪监监正送信儿,叫在八月选个黄道吉日,册立储妃。

今日是初一,从天而降了这么大一个差事,监正真有些不知所措,然而太子派下来了,又不敢推辞,召集同僚,兢兢业业的选定了日子,初五那日,便送到了皇帝案前。

“八月十四”皇帝翻开那份奏疏看了看,道“离十五就差一日”

“是,”浑仪监监正回禀道“这的确是少有的好日子。”

“既然都是十四了,为什么不干脆选在十五”李政奇道“左右也只差一日。”

“浑仪监这么选,必然有这么选的缘由,”监正不敢怼他,皇帝却敢,瞪李政一眼,道“要不然干脆叫你自己选,那该多好”

监正心里大点其头,嘴上却不敢说,只恭敬道“那陛下,婚期便定在这日”

“就这日吧,监正辛苦了,”皇帝颔首,转头吩咐内侍“拟定赐婚圣旨吧,等过了中书省与门下省后,通传天下。”

“父皇,儿子得出宫一趟,”李政喜道“日子定下来了,自然要同阿意说一声。”

对于这个吃里扒外的儿子,皇帝现下颇有些眼不见心不烦的感觉,挥挥手道“滚吧。”

婚期敲定,皇帝便以中书令房玄龄为正使,侍中王珪为副使,令前往青檀观宣旨。

钟意早听李政提及,倒不讶异,同那二位宰相又颇相熟,接旨之后,免不得寒暄几句。

王珪温和笑道“东宫新建,后继无人,陛下早觉忧心,从此之后,怕是无忧了。”

房玄龄也颔首而笑“有居士这样的新妇,是皇族之幸。”

当初丹州之事闹得不小,李政与钟意的关系,自然也瞒不过人,现下皇帝降旨赐婚,郎才女貌,这二人自然由衷祝福。

钟意含笑谢了,又请他们入内喝茶,却被王珪婉拒“宫中尚在等候,实在不好久留,改日再来叨扰。”

钟意含笑应了,身份所限,不好相送,便叫玉夏玉秋相替。

当年在越国公府,她为救父亲,也为摆脱与沈复的婚约时,不得不说自己此生与红尘无缘,却没想到今日,终究还是要往尘世间走一遭。

好在那个人是李政。

不够完美,也不是毫无缺憾,但对于她而言,却是最好的人。

钟意将手中圣旨展开,细细看了一遍,方才卷起,含笑回房,叫人收起来了。

正如先前王珪所言,东宫无子,终究会令天下人不安,更别说李政做了两年太子,却不曾娶妃纳妾了。

然而自从丹州之事后,谁不知道太子一心一意念着怀安居士

而后者所受拥戴之盛,民心向聚之强,居然使得朝臣无一为此做声,连皇帝都默认了,没有出言催促。

现下得知皇太子与怀